现在是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全国到处都是吃不饱的人,全家能吃个半饱都算是侥幸了。

距离下乡还有三天,三天后火车站集合,统一运往各乡村。简向阳被分到了麻湾村的第二队里,听简奶奶临死前说,麻湾村直到今年还没有饿死过人,希望向阳去了那里起码饿不死就好。

徐晓研在这三天里终于适应了自己简向阳的身份,以后她就是简向阳了,18岁的简向阳,一个即将下乡的知青。向阳在这个破破烂烂的地方收拾出一条原本装地瓜的麻袋,下乡总要收拾出点东西带着,否则空着手去了,一空间的东西都拿不出来。先是腌了五斤猪肉,找了三个罐头瓶子装了,打包了十斤大米,十斤白面,又煮了十个鸡蛋,蒸了二十个杂面馒头在路上好吃。毕竟火车也得走个三天两夜。又把这些年简奶奶给的钱找出来,向阳数了数,总共八十四块三毛二,在这个年代也算是一大笔钱了,不知道简奶奶怎么瞒着简本良存下的。

终于到了要出发的这一天,早上八点的火车,向阳六点起来,收拾了一下,把原主的衣服收拾出来放进麻袋里,辛辛苦苦的挪到火车站,街道主任已经等的不耐烦了,看向阳来了,催促她们赶紧上车。

向阳在现代坐惯了高铁飞机,第一次坐这种绿皮火车,原本还有几分稀奇,不过在看到拥挤的走道,又窄又硬的座位,顿时什么好感都没有了。

向阳这一批七个知青都是要下放到清河镇的,不过是分到了三个不同的村而已。

“唉,同志,你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坐在向阳身边的女孩好奇的问,眼睛都快要长在向阳的麻袋上了。

“这次离家这么远,就把所有的衣服都带上了。”向阳不愿意和陌生人搭话,按她的想法,最好大家一路当陌生人,到达目的地,然后各奔东西。

“去清河镇的就我们七个,大家都介绍一下,彼此认识一下,以后有事还能互帮互助。”说话的是向阳斜对面的一个男生,可以看出来,他应该是自愿下乡的,那满脸都是对未来的期许。“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

许强忠,今年17岁,高中毕业,被分到了麻湾村第三小队。”

“我叫张明,今年17岁,高中毕业,被分到了花莲村第一小队。”

“我叫李战胜,今年16,刚上高一,被分到了花莲村第一小队。”

“我叫钱翠英,今年18,高中毕业,被分到了麻湾村第一小队。”

“我叫张金菊,今年20,初中文凭,被分到了湖崖村第二小队。”

“我叫周萍,今年17,初中毕业,被分到了麻湾村第一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