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梦想是要靠金钱来支撑的!(求月票)

因为放映时间越长,票房和收益自然也就越好。

恐怖片影院生命周期本就偏短,不如传统大片,所以上映首周绝对是关键节点!

彼得应道:“好的,我现在就联系狮门。”

受时差影响,《潜伏》比《致命魔术》晚15小时上映,所以细节还能调整。

“对了,上映规模多大?”吕睿差点忘了核心问题。

彼得脱口而出:“狮门影业经过两次试看会之后,对《潜伏》的综合评定为B级,预计首日上映规模不会低于1500家影院。”

“好。”吕睿满意点头。

上映影院数量,将直接决定票房高低。

虽然B级之前还有四个等级,但内部综合评定为“B”的恐怖片,反响其实已经算很不错了。

要知道,现在可是好莱坞的冲奖期。

一周后又是圣诞节,大片云集!

要知道,现在正处于好莱坞电影冲奖时期,而且一周后就是北美圣诞节了。

《潜伏》作为一部小成本恐怖片,在这个时期无疑是群狼环伺下的小绵羊。

不过,北美恐怖片大多都有固定受众,受大片影响相对会小一些。

“尽可能多联系一些媒体和影评人,上映后进行造势宣传,持续拉大热度……”

恐怖片讲究短期爆发,高潮来的快、去的也快。

所以,上映前一周必须把热度推起来。

如果前两周拿不到足够多的票房,想追求长尾效应,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吕睿没指望《潜伏》能像原版那样口碑票房双丰收,只要票房成功就行。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现在的银幕数和票价没法和后世2011年比。

他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更多还是熟悉北美电影的筹备、投资、制作到发行放映全流程。

真要赚钱,还得看和索尼哥伦比亚合作的《当幸福来敲门》、跟狮门合作的《我是传奇》,以及与华纳合作的《致命魔术》。

结束与彼得·格里芬的通话后,吕睿又简单处理了一些侯宏亮提交的待签文件。

《全民情敌》的收益已全部统计完,欧美地区发行权最终被二十世纪福克斯以380万美元拿下。

至此,这部电影也算是正式收官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在两岸三地票房均位居行业前列。

内地票房仅次于《十面埋伏》,排行第二。

香江市场以2069万港元位列第三,仅次于《鬼马狂想曲》和《新警察故事》。

唯独在湾湾省市场,票房没能挤进前十。

即便有黎名的票房号召力,也顶不住好莱坞大片的冲击。

放眼望去,当前湾湾票房榜排行前十全是好莱坞电影,没有一部国产片。

由此可见,该地区受好莱坞文化“影响”之深!

本地电影《十七岁的天空》,仅以500万票房成绩便成为了台省本土冠军,由此则可以分析出该市场的疲软之势。

处理完公司事务,吕睿起身去了隔壁的睿月动画。

一进门,只见田小鹏正在忙着调试设备,团队成员则在调试软件。

“吕董!”

见吕睿进来,田小鹏连忙起身招呼。

“怎么样?还顺利吗?”吕睿打量着现场。

“挺顺利的,设备大多都归置好了,主要是软件调试复杂些,不过最迟月底肯定能弄完。”

比起睿视界的前期投入,睿月动画的投资则要高得多!

单是一套专业动画制作和图形处理的SGIO2工作站,就值数万美元。

还有3dsMax7、Maya、RETASPRO等二维、三维动画软件,总价也高达十多万美元。

吕睿愿意投这么多钱,对田小鹏来说可谓是极大的器重,但也让他对后续成绩多了几分压力。

这么大的投入,要是收不回成本,可就全打水漂了!

就像他之前开的工作室,就是因为成本高、收益跟不上,最后才撑不下去的。

“吕导,《秦时明月》的剧本……”

“别急。”吕睿抬手打断,“等贺岁档结束,我忙完这段时间就把剧本给你,你先做好前期准备。”

“好的。”田小鹏点头,心里却有些惊讶。

这位年轻老板的能力实在是惊人!

悬疑、喜剧、犯罪等不同题材的剧本都能写,质量还极高。

现在竟然连动画剧本也能亲自操刀……

这种自编自导的水准,在圈内绝对是顶级的!

正想着,门外突然传来了吕睿秘书梁露露的声音:“吕董,公司那边来人了,说要见您。”

“好,知道了。”

吕睿冲田小鹏点头示意后,返回了自己办公室。

刚推开门,沙发上坐着的宁皓像弹簧般从沙发上弹起,笑吟吟的迎上来:“吕导,好久不见。”

“宁师兄。”

吕睿和他握了握手,两人重新在沙发前坐下。

去年帮忙拍完《白日梦想家》后,宁皓领到片酬,立刻投身进了《香火》的后期制作中。

这部电影没在国内上映,而是在瑞士进行了放映,并拿到了第4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奖项。

钱肯定是赚到了,因为文艺片只要能拿奖,或多或少都可以卖出版权。

随后,他拿着赚到的钱,立刻又投身进了新片《绿草地》的拍摄中。

这部电影拿下了第6届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样也卖出了版权。

只是相较于《香火》,《绿草地》的收获则要少了许多。

之前投入的钱算是赚回来了,但现在,女友邢艾娜想要尽快结婚,催着他买房买车,想稳定下来。

可宁皓手里的钱根本不够,于是他便萌生了拍商业片的念头。

剧本他手里刚好有,一部《红色赛车》,一部《大钻石》,都是他和邢艾娜在闲暇时写下来的。

只是,两部电影的投资都不低,仅凭他手里的钱,根本没法把电影拍出来。

商业片不同于文艺片,前期拉投资往往是最难的。

宁皓试着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找了好几家投资方,奈何却屡屡碰壁。

最后,还是在邢艾娜的提议下,他这才想到了吕睿。

睿视界作为一家影视公司,投资和制作电影刚好是他们的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