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布被划分为法国的殖民地后,虽然遭受了残酷的剥削,但因为刚果布境内资源较多,法国为了方便剥削,也总算是对其进行了一番建设,为刚果布的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中刚果布的首都“布拉柴维尔”,在二战期间,还成为过“自由法国”的象征性首都。
而刚果布在1960年独立后,也的确是依靠法国打下的各项基础,得以较好地发展自己国内的经济。
到了现在,它已经基本实现了温饱,并且在整个非洲大陆都算是混的比较不错的国家。
但刚果金就不一样了,当时的比利时只是把刚果金当作了一棵“摇钱树”,对它只有无休止的索取,没有半点回报,百姓生活的十分辛苦。
而且,不同于法国建设刚果布,比利时没有半点建设刚果金的意识,所以刚果金在独立之后压根就没有半点工业基础,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刚果金人民反抗比利时的殖民统治,比利时在刚果金内部扶持了不少政党。
据不完全统计,刚果金国内的政党高达夸张的400多个,这些政党都想上台执政,因此互相攻讦,甚至大打出手,如此一来,本来就贫穷落后的刚果金更是一塌糊涂,成为了全世界最穷困的国家之一。
看到邻国有吃有喝,而这边却是吃野菜找昆虫吃,换做是谁都心里不平衡,也因此刚果金对刚果布非常仇视,刚果布也看不起穷困潦倒的刚果金,两国的敌对关系非常严重,各种冲突此起彼伏。
因此维和部队的压力很大。
本来对于这样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赈济百姓,一边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从古到今,只要老百姓有吃有穿,谁会傻乎乎的去舞刀弄枪干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
但在这里却很困难,首先刚果金的人口不算少,虽然地广人稀,但在金沙萨地区还是比较集中的,这么多贫困人口都要赈济他们吃喝,需要多少粮食砸进去?哪个国家有这么多粮食捐献出来?而且就算有,几个大国也不愿意做这样的冤大头。
话又说回来,刚果金国内的交通如此不发达,这么多粮食怎么运过来呢?
最关键一点,非洲这里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那就是一旦“白食”吃上了瘾,那就再也不高兴劳作了,所以帮他们恢复生产就会成为空中楼台,更加遥不可及。
也正因为如此,联合国给中国维和部队的任务不是赈济,关键还是维护稳定,然后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救援。
至于在刚果金的其它国家维和部队,总数有数千人之多,他们也都是维护稳定,其实就是象征性的存在一下,这里实在太乱了,就靠这么点维和部队可能还真起不了多少作用。
听袁国兴介绍,刚果金有各种武装力量,
比如卢旺达的“解放卢旺达”,他们是卢旺达难民组成的军队。
这支武装力量听起来似乎跟刚果金毫无关系,但人家压根就不是为了解放卢旺达的,专门就盘踞在刚果金。
难民形成了一股势力,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还有乌干达的“上帝抵抗军”,目的是在刚果金成立神权国家。
关键刚果金的老百姓支持度还不低。
各种不相干的军队都喜欢跑到刚果金,究其原因还是刚果金的军事力量太垃圾,别看刚果金的军队总人数高达10万人,但其中有不少人都是50岁以上的爷爷兵,或者10岁左右的童子军,这些部队到底有多少战斗力,只能自己琢磨。
唯一能算精锐的,估计就是总统的卫队,有千余人的兵力,也就是奥古他们,
但全国的大多数军队掌握在副总统本巴手里,他有一部分苏式的坦克,这才是他的“杀手锏”,也是现任总统卡拉颇为忌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