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小富婆

距离八月的雨季还有五个月,这期间根本不下雨。尤其今年缺水,金奈市内现在有的地方都隔天供水。

过了一段阴凉,公路两旁不再有大树,只剩下光秃秃的稻田。

偶尔路边会有块巴士站牌,没有遮阳棚,就一根孤零零的杆子立在那儿。

不过等巴士上学的小孩、包着头巾的农人们,都悠哉游哉的或站或坐,围在站牌附近,一点都不觉得热。

罗恩看了一会儿,大抵也发现了个规律。

南印度同样是稻米文化圈,北印度则以小麦粉揉制烘烤的薄饼当主食。

这和东大很像,南米饭,北面食,让罗恩有了丝亲切感。

从金奈往北大概开了不到一个小时,卡维娅突然推了推罗恩的胳膊。

“什么?”他迷迷糊糊的惊醒,从打盹中恢复过来。

“看。”她指了指车窗外。

稻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亮晶晶的水田。

“那是什么?”罗恩没见过,看起来不想传统的农作物。

“盐田,我家的。”

“嗯?”

“我们就快到了哦。”

或许是家门在望,卡维娅索性让司机停车,决定带着罗恩参观下自家的产业。

没错,卡维娅家里是大盐商。那种传统盐商,拥有自己的盐田。

虽然她怀有身孕,动作却一点也不慢,对这里熟悉的很。

这一大片盐田被一道道田埂分成一块块格子,有零星的工人在田埂上走动。

盐田是先将海水放进田里,靠阳光暴晒蒸发水分,再将结晶的盐巴耙聚在一起。

非常原始,完全没有现代工业化的风格。

乍看步调缓慢,其实这里不仅气候干燥,而且太阳热力十足。

盐田里的水蒸发很快,短短小半天就会结晶成粗盐。

因此南印度至今还在用这种效率颇高的制盐法,最重要的是省钱。

“晒盐田最怕遇到大雨,一旦下雨,前面的工作就会白费。因此晒盐只能在雨季前那几个月,后半年不开工。”

“现在天气不错,完全不用担心下雨。”罗恩一只手牵着她,另一只手擦了擦汗。

“是,金奈那里缺水,对我们来说却是好事。”

卡维娅又带着他继续往里走,眼前这广袤的一大片,似乎一眼望不到头。

很快空地上一支高高的木头架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是做什么?”

“水井,里面的水都是从旁边大海渗透过来的。”

那个木头架子的作用就是从水井里打水,一人在下面摆弄好水桶,然后放进水井。

另一人站在木头架子上,利用体重来保持杠杆的平衡。等水桶放进去后,他用力一踩,装满水的桶就会被吊上来。

打上来的水直接倒入水道中就行,它们会慢慢流到盐田里。

晒干后有赤着脚的工人,拿着竹耙慢慢把粗盐搂到一起。

更远处还有第一道过滤工序,结束后这些盐会被运走,到作坊里进行下一步加工。

“这个效率也太慢了,为什么不用机器抽水?”

“正在做呀。”卡维娅指了指远处。

模模糊糊的海边,好像确实新建了抽水的设施。

“以前都是人力,这是今年新搞的,其他地方还没来及做。”

“你们家的盐田到底有多大?”

离得这么远,罗恩看起来都费劲。

“大概两三千英亩,我也不是很确定。”

罗恩倒吸一口气,原来小妮子家底这么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