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俊在心中不由算起了账,朱由检见此,转头看向周堪赓,“周卿,集中一处,容生怠懒与腐败...”
虽然自己相信自己选出来的人不会,但薄珏、毕懋康这几人不会贪腐,不代表底下的人不会。
“设立两厂,令其相互比较,朕要让南京与京师之局相互竞赛,谁制造的枪炮更利、更远、价更廉,朕便重赏,如此,工匠才有干劲,也才能推陈出新!”
此乃鲶鱼效应,胜过闭门造车!
“可是陛下,”范复粹没有起身,他坐着朝朱由检拱手道:“两地制造,规格、用料、工艺难免参差,届时北方的火药未必能填入南方的火铳,南方的大炮也未必能契合北方的炮膛,军械无法通用,于战时乃是致命之患,统一制造,方可统一制式,此乃兵家常识。”
“朕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朱由检开口道:“朕是要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什么是标准化,便是会统一制式,统一口径,此事...”朱由检看向周堪赓,“你们工部正好出一份标准化生产手册,届时南北两场,都按照手册标准来执行,如此,不管是南方生产还是北方生产,都能匹配得上!”
朱由检说完,看向殿中几人,见他们面上似仍旧有着忧虑,叹了一声道:“若还是担忧银钱,这样,朕的内帑这几年也积攒了不少,首批款项便从内帑出,用于筹建与招募工匠。”
郑三俊知道皇帝心意已决,首批款项不用动户部的银子,他这心头也松快了一些,忙起身行礼,“是,臣遵旨!”
阁臣们刚要走出大殿,不想外头有小黄门禀报,说郑芝龙命人加急送来了奏本。
阁臣们一听,一个个的脚步都停了下来,站在殿中看着皇帝动作和神情。
郑芝龙在海外打和兰据点,这么多日子过去了,陆陆续续往京师送了咖啡豆和金银,上一次还送了个夷人姑娘入京,说是来和亲的。
不过陛下将其安置在了宫外,也没说要怎么处置,这次,郑芝龙又送来了什么?
朱由检打开奏本,一目十行看完之后,脸上立即迸发出笑意,抬头朝郑三俊招手道:“郑卿,正好,你来,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