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端起茶来轻轻吹了一口上面的浮沫,面带笑容:“衡儿听说了方家的事情吗?”
李衡面色凝重的点头:“这才知晓就赶来了。”
“哦?”皇后见他表情沉重,心底也不觉一紧:“怎么?事有蹊跷?”
李衡点头,继而又拱手说道:“此番父皇虽是打着太子的名号给昌平郡郡守降罪,实则是在敲山震虎,在警告儿臣。”
皇后一愣,蹙紧眉头有些不解:“此话怎讲?”
“当初让方大兴派人刺杀太子的人是我,送美姬给太子的人,也是我。”
“你?”皇后细细一想,很快将所有的事情给联系在一起了。
想必儿子是在利用侧妃方茉之死拉拢了方王爷,接着再让方家施威,让昌平郡郡守想办法阻挠太子的回京之路,这么一顺,一切也都说的通了。
只听李衡又道:“儿臣到底还是失策,不想太子居然留了一手,与那女子勾结。”
“这一点,你确实不如太子。”皇后依旧淡淡一笑:“太子在利用感情方面,可是一个老手,想必他对那女子也许诺了不少的好处,让她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所用,你看,刘玉瑶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说着,她看向面前这个儿子,却见他眉眼低垂,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了,大过年的,母后不该提刘玉瑶惹你伤心,不过方家的事情也就此终结,方大兴不过是当了一回炮灰罢了。还有,你最近切记千万不要和方王爷家来往过密,省的你父皇起疑。”
“儿臣明白。”
皇后轻喝了一口清茶,茶香馥郁,萦绕在唇舌之间:“不管怎么说,今年是太太平平的过了,只是不知道明年之后又将如何。”
“母后为儿臣操劳至此,儿臣也希望早日能报答母后。”李衡拱手低头。
皇后却呵呵笑着摇头说道:“你说这话就有些见外了衡儿,既是生身父母,哪有不想让孩子好的道理,若你真要报答,就早些开枝散叶,让母后抱上孙子吧。”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好像对那个八字还没有一撇的孙子充满了向往。
然而李衡虽是面带微笑,心底却已经有了其他的计较“好,也许来年,母后会听到好消息。”
皇后听闻,只当他是开窍,赞赏点头:“玉环那么好的女孩儿,万万不可辜负,母后可算是看清了,玉环纵然不能为我所用,但她真心待你,母后就不求其他。另外,刘家各个不是省油的灯,唯有玉环,没有父亲,不争荣华富贵,于你我也并非坏事。”
“儿臣明白了。”
皇后满意的在儿子的肩头拍了拍,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像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伸手便能抓到一般。
年关已至,宫里宫外都忙的不可开交,又过去了一年,时间过的飞快。
天底下,不管富贵贫穷,唯有这时间对所有人是公平的,纵然干两鬓白霜,青丝成雪,时间仍旧会将一切匆匆带走,让无知稚童变成耋耄老者。
所以刘玉瑶才会感慨:“马上要过年了,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