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干班则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首期控制在百人以内。”
闻哲看了看名单,都是由全市各县区报上来的,一共是一百零八人,对眼前的邱虹、吴知青说。
吴知青是具体实施的人,看到报名的人只有符合条件人员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不免有些惶恐。
“闻市长、邱巡视员,都怪我工作还是没有做扎实。报名的人比我们预期的少三百多人。我们原来想一期两百人左右,至少办四到五期的。现在这个样子,首先是各区县有领导不重视,许多年轻干部又无所谓。”
“比如开发区,说最近有招商引资任务,实在抽不出人。”
“还有人问,学习期间的绩效奖金怎么算?他们更关心眼前的利益,根本看不到学习带来的长远价值。”
“甚至还有人在放弃培训的理由上写‘对金融过敏’!”
“还有的同志打电话,问这个学习能不能同干部年度考核挂钩。”
“更荒唐的,是有人打听,是不是有提拔的希望。”
“总之,除了确实是单位上卡着不放的人之外,多数还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功利心太强。”
闻哲摆摆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