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来到晋州

往日不曾碰到这类事时,黛玉从未细究,可自从知晓钱蓉的近况,她便派人粗略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钱蓉不是个例?

天朝之中,如她一般,甚至比她更凄惨的女子,多不胜数。

有富家小姐,父亲为她择了上进的书生,书生考得功名后,便嫌弃往日托举他的岳家。

心肠好些的,便和离休妻,再迎娶与自己如今门当户对的官家小姐做嫡妻,而那个曾供养他的发妻,不是守着青灯古佛,便是寻了一尺白绫。

有母家获罪的外嫁女,夫家怕惹麻烦,便休了妻让她归家,可这女子往往已为夫家生儿育女、打理家事多年。

还有在边境立功的武将,老家有乡下妻子,有了权势便看不上替他奉养父母的农家妇,不是暗中截杀,便是逼其和离。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只是那时没有人为她们发声。

她们从生活多年的家被扫地出门,孤零零拎着小包裹,要么去庵堂绞了头发做姑子,要么用一根绳子吊死在河边柳树上,那双脚在风中晃啊晃,最终只荡开一圈再掀不起任何风浪的涟漪。

更有甚者,遇上心狠的,直接一杯毒酒送其归天,她们到死或许都不明白,自己穷尽一生,为何会落得这般局面。

这不是女子的悲哀,是世道的悲哀。

当然,也有心智坚定或家中父母极宠爱的女子,即便被休弃、和离归家,依旧有落脚点。

可这世道讲究“好女不二嫁”,她们往后没了别的归宿不说。

周围的流言蜚语、旁人的指指点点,总能将她们击垮。

心智再坚定些的,不理会流言,也看不上薄情负心汉,却也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让自己过得舒心些。

可错的是她们吗?

黛玉不知全部,但至少大多数不是。

因为那些真正犯了错的,早就被浸了猪笼。

你瞧,这就是世道。

男人在外花天酒地、妻妾成群,最多得个“多情”的名声。

女人若是做了同样的事,那黑漆漆的池塘、河流、井,便是她们最后的归宿。

这般不公由来已久,仿佛成了天地真理。

可凭什么呢?凭什么女子的命运总要系在旁人的喜怒里?

黛玉收回思绪,落在满脸犹豫踌躇的钱蓉身上,

“说吧,有什么想说的便说,今日你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钱蓉这才松了口气,她原怕自己想错,可看郡主神情,分明……

便问道:“郡主不只想救我,更想救救天朝所有和我一样的人,对吗?”

听到钱蓉的话,黛玉笑了起来,这一笑如春暖花开,温暖中带着生的希望。

“是呀,我想拉你出泥潭,也想拉更多像你一般,明明无错却依旧被打压、被欺负的天朝女子出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