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但却秩序井然。中方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监控着各项数据。在生产线的一些关键工位上,可以看到几个东瀛的工程师,他们是根据收购协议,作为“技术顾问”被高薪留用下来的原坂和精工的核心技术人员。
这些东瀛工程师穿着哲恩电子的工服,但神情间或多或少还带着一些不适应和淡淡的疏离感。
他们被要求指导中方人员完全掌握设备操作和工艺诀窍,并解决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张卫东边走边向苏哲介绍着情况,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走到一处正在调试的精密装配台前,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东瀛工程师动作似乎比标准流程慢了几拍,反复检查着一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眉头微蹙,嘴里用日语低声嘀咕着什么,似乎对中方的操作流程有些不同的看法,或者是对环境尚未完全适应。
陪同的翻译脸色略显尴尬,犹豫着要不要翻译。
张卫东注意到了这一幕,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几步走过去,没有发火,但声音沉了下来,通过翻译,语气清晰而不容置疑地对着那名东瀛工程师说道。
“田中先生,请注意你的工作效率!
我们现在是在试生产,每一分钟都很宝贵!看看我们大夏工程师的干劲和速度!
你们虽然拿的薪水低,但那都是你们应得的!
你们。
不配跟大夏人比,明白吗?
在这里,必须要完全遵守我们哲恩制定的操作规范和管理流程,不要总是抱着你们过去的老习惯不放!要尽快适应我们哲恩的节奏和文化!”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嘈杂的车间里,足够让周围这一片区域的中外员工都听到。
那名被叫做田中的东瀛工程师愣了一下,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愕然和惶恐,下意识地就微微躬下了身子,连连点头:“嗨!嗨!张社长,非常抱歉!是我疏忽了!”
他手下动作立刻加快,不再纠结于那个细节,完全按照中方的流程要求进行操作,态度变得异常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