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八十七章幕僚出身的尚书温祥卿
沈溍不解,眯着眼看着已是花甲之年的温祥卿,道:“温尚书想说什么,长兴侯去了北面又如何,现如今的情况是,喜峰口丢了,蓟州镇丢了,北平东面的门户被人打开了!”
“这个时候,以元军骑兵的速度,说不得已经兵临北平城下!可现如今局势到了这种地步,镇国公竟还不派人求援,也不让各地预警,进入战备之中!”
兵部左侍郎汤见暼了一眼沈溍,这个三十出头的进士,在外面历练了两年被调入兵部,作风雷厉风行,以强硬著称。
此人敢于对抗勋贵,比如汤和的家奴打了人,沈溍就敢弹劾汤和,邓愈多占了几亩地,他就敢让邓愈退地,就连镇国公复活一事,他都敢说这是无稽之谈,甚至还写了文书,弹责顾正臣勾结佛、道,蒙蔽天下……
朱元璋很欣赏这样硬气的人,多次公开夸赞沈溍,说他堂堂正正、铁骨铮铮,不畏权贵,还号召官员学一学。
这话说的——
我们怎么学,学他斗国公?
算了吧,兵部最重要的事,不是弹劾几亩地的小事,而是需要处理国之大事,比如军队建设问题,火器化问题,军队卫所内部问题……
强硬是强硬了,但还是需要回到本职工作上来,不能人在兵部却干督察院的活,不是言官,就少说话……
可沈溍不,他偏要说。
温祥卿老眼深沉,没有半点情绪波动,缓缓地说:“沈侍郎,你中了进士之后,为何没去格物学院进修,反而是去了地方上历练?”
沈溍错愕:“我进入仕途,为的就是做事。学问三十余年,足够用了!再说了,这与今日讨论的北方战事又有何关系?”
温祥卿看向汤见:“汤侍郎,你说有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