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后,令和仍旧住在沈府,临渊居的地龙烧得比其他地方都要暖和,放置在屋里的几束腊梅,开得尤其旺盛。
令和每日躺着,不是吃就是睡。沈之瑜每日泡在厨房,精心做饮食,汤汤水水的,补身子好食方,一盅又一盅地送到令和面前。有时候真的觉得吃多了,可闻着那菜肴的味道,却忍不住口腹之欲,还是将送来的所有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一滴都不剩。
几天下来,令和整个人都胖了一圈,以至于澄砚再来见令和的时候,那张千年不变,被冻住的冷脸上,竟然出现了龟裂,浮现了细微的诧异!
“公子有福气,沈姑娘天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不长胖都对不起那些死去的鸡鸭鱼……”
墨汁是这么说的,语气里不无羡慕,但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满足,因为他也沾了自家公子的光,每日能尝到沈之瑜的好手艺。
吃吃睡睡,等伤口结痂的时候,也到了腊八节了,圣上带着的冬猎大部队也已经回来了。
圣上回京后,又一批赏赐送到了沈府,赏给了令和,其中不乏世间少有的珍宝。
除此,圣上还在早朝的时候告知了群臣,冬猎遇险,万幸有延平侯大公子舍命相救,才保得一命。为感恩救龙之功,封令和为延平侯世子,特赐了官职,还赏赐无数。
正当大家羡慕嫉妒恨,议论纷纷之时,圣上又说,令和这孩子死朴实,二话不说,直接拒绝了官职,还说他救圣上并不是讨要官职,他要通过春考,靠自己取得功名。
圣上说的时候,鼻涕眼泪横流,感动的稀里哗啦,下面的群臣俱都惊呆了,尴尬过后,也跟着感动,但更多的是在心里疑惑: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傻的孩子?
最后不知怎的,圣上脑子一热,说这么好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怪可惜的,要不认个义子吧?
此话一出,朝中上下哗然,圣上儿子本来就不少,这还认个义子,还不够裹乱的呀?
黎王、明王、惠王、珪王……各宗室亲王,左相右相中书尚书……各朝中重臣,还有许多谏议大人们纷纷跳出来,跪了一地,齐呼“不妥……不妥……臣子有幸救君王,那是臣子的荣幸,要是就此一步登天,那是万万不妥的……”
理由说了一大堆,从前朝说到先祖,又从先祖说到以后……礼仪诗书都被说了个遍,圣上才终于松口:
“那既如此,朕就亏待一下令家小子,不过你们以后见到令家小子,也要像对待朕亲生儿子一般。”
众臣纷纷点头,连忙称“是”,心中的那些担心的小算盘才终于落了地。
令和知道此事的时候,刚好是腊八节,宋颐来探望,正好把这场闹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