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丢屠成佛?(3)

锄清 酒中狐 2698 字 2024-05-21

人家这是得圣眷,是要去伺候不穿龙袍穿僧衣的某人去了呢!

……

朱慈炯指着前方的五台山,嘴角勾了起来。

“兄弟们,我们活命的机会,就在那寺庙之内!”

杨起隆提起满是豁口的腰刀:“公子爷,你的意思是?”

“福临!”朱慈炯丢下两个字,打马前冲。

福临?

杨起隆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大鱼啊,这可真是一条护命符。

“兄弟们,冲啊,抓住了顺治,我们就齐活了!”

杨起隆挥舞着腰刀,跟随在朱慈炯身后,朝着山顶冲了过去。

十九骑士,嗷嗷大叫,顺着山道,就朝山顶冲去!

……

五台山并非只有一座寺庙,若想寻找一个僧人,自然很是困难。

更何况,众人身后还有围追堵截的清兵。

一旦在清兵上山之前,没有找到福临,那么他们可就真正的没有活路了!

“公子爷,寺庙这么多,我们应该去哪里找啊??”

张大气喘吁吁,看着山坡上错落有致的各色寺庙,张大了嘴巴。

老天,这怕是最少都有百十座了吧?

“哼!”

朱慈炯冷哼一声,虽然此地寺庙众多,但是,想要找到顺治,却很是简单。

他指着山顶上唯一一处金碧辉煌的大院:“福临必然就在其间!”

明时,和尚是穿青衣的,满人与蒙人结盟,于是便将黄衣喇嘛带入了华夏。

此时,黄袈裟和尚,还是少数派,天下寺庙,大都是青衣和尚,主持袈裟用以红衣。

(不单单僧侣,明朝皇帝也没有以黄布作为龙袍的习惯,反倒是常穿大红。清风不识字,便以黄se为荣。后世人家安然无恙,全在耳环之内居住,银屏之上,极尽混淆之事。)

后世的史书上,清楚的记着一句话——康熙时,敕令将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等10青衣寺改为黄庙。

清廷规定黄se为皇帝专用!

顺治出家的地方,就很好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