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观察可以基本确立明显的感染者,严重的不用说,很容易区分,就是不严重的,也存在鼻子发红、身体皮肤在苍白起泡前会出现局部泛红且多处轻微破皮,头发大把脱落等情形。当然,这种时期已经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感染者了。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感染者,在第一代即将上升为第二代时,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体温明显升高。到真正成为第二代感染者之后,体温反而又会回复正常值。
第一代感染者属于明显的潜伏期,他们只是偶尔头晕眼花、肌肉无力,甚至会偶尔突然低血糖晕倒。第二代感染者会出现严重的浑身无力、头昏脑涨、眼神无法集中、呼吸急促而心跳缓慢,只是这种情况外表上仍然和健康者很难区分出来。
安全区检测为了坚持尽可能的高效、快速和准确,一般都是采用先检测视力能否聚焦、心跳是否异常缓慢、脱衣检测皮肤同时检测体温的四种手段。
由于策达人口众多,人员密集,检测往往很难真正完全有序开展,多次出现检测排队时的小混乱。要么有人不愿意接受检测,坚持一定要进入安全区;要么有的人要插队享受特权,不愿意缓慢的排队。
安全区模块化的安排,主要分成四个区域。
一个区域为收容进行了全部所有程序检测检查的人群集中的a区,也就是进去a区需要心跳稳定性、眼神聚焦性、皮肤无异常性和体温正常区间四个指标。而且a区同时也会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再检查。
第二个区域为进行了部分简单检查的人群集中的b区,也就是主要检查了皮肤和体温的人群,因为心跳和眼神的检查更复杂和费时,所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很难及时有效的进行检查和获得数据。
第三个区域为仅仅扫描了体温的人群集中管理的c区。
第四个区域为三个区域中出现特殊情况的或者开始出现疑似症状的人群集中管制区域。也就是d区。
由于感染区域和未感染区犬牙交错,界限短期很难完全封闭和界定,因此在未感染区设立的安全区相对来说更加安全。由于高标准高效率简单易操作的检查检测方式尚未得到推广,因此安全区里的人群其实也很难说真正绝对的安全。
到7月7日凌晨,清空人群的几个封闭公园、大型广场和大型体育场馆以及超大型停车场都被临时设置成为安全区。此时的安全区才算的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区,和之前简单设置的所谓安全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