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江南经济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36 字 2024-05-20

场环境。象老牌企业萍煤公司就是自筹资金开建企业铁路专线,顺利地将产品通过铁路快速运抵江南各地。

在大力发展铁路拉动经济的同时,李旭也十分重视水运和公路交通建设。他多次指示交通部要充分利用长江等江南发达的水系资源,大力拓展水运交通能力。同时加强各地公路建设,毕竟铁路只能是有限的连接主要城市,广大的城乡联系和物流还是要依靠江河船运和公路交通!

因此在光绪二年提出铁路发展规划的同时,交通部也制定了东南五省的水运和公路发展建设规划。经过五年的努力,在多种方式筹款支持下,东南五省的交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完成了全部省会、府城和百分之九十的县城开通标准的双向四道马车公路,百分之八十的乡村修通了适合人车通行的乡级公路或者水运通道。

要想富先修路是李旭长年累月吊在嘴边的话,也是政府部门的座右铭之一。随着东南五省交通环境的巨大改善,各地经济发展也上了一个台阶,不仅民间兴办企业方兴未艾,来自欧美国家的外资也是潮水般蜂拥而入。

李旭不仅有意识地引进外资企业,也专门出台了

对外资的管理政策和办法,并且在光绪三年借鉴后世的经验专门推出了工业园开发区理念,在有条件的地方划出一些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的地块成立工业园开发区,派出专人负责管理并提供政府服务,引进外资企业入驻园区办厂。

这些环境不错,条件合理,政策优惠的工业园开发区受到了外资的极大欢迎,在苏州、上海、厦门、安庆、宁波等地推出的开发区工业园迅速被远道而来的外资企业一抢而空。不少外资按照地域国籍等情况组团入驻,开始出现了英国工业园、美国开发区等俗称的成片外企园区。

由于各地开发区工业园毕竟有限,一些晚来的外资就没法入驻园区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失去了优惠条件,这也引起了不少外资的抱怨,强烈要求官府给予相同待遇,要一视同仁。他们多方活动,发动各方人士向义勇军游说甚至要求欧美各国政府驻华使团出面说项,连大清国的海关总办赫德也亲自跑到江宁拜会义勇侯,希望东南五省继续吸纳外资企业云云。

与此同时,国内的民族企业也有意见了,认为义

勇侯对外资企业的条件和政策太过优惠了,对民族企业在市场竞争有不利影响,会影响国内企业的发展!政务院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出来,觉得对洋人企业的优惠应该适度而不能弄成超国民待遇,优惠过头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