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哼了一声道:“不过是那个李易想谋夺九州岛,
又担心我们反对,故作姿态而已。我们不如虚与委蛇,不理他们黄种人狗咬狗。”
荷兰总督道:“五国联军劳而无功,折了我们许多战舰,都怪日本人不好,自己想获利,让我们为他火中取栗,这样的当以后我们可不能上,日本人良心太坏了。让李易教训教训他们也好。”
西班牙总督点头道:“我们军力不足,自顾不暇,不能和李易联合出兵,就道义上支持他的这个建议。万一他拿下了九州岛,那也有我们一份功劳。拿不下劳民伤财,就和我们无关了。”
两人谁也不提日本人请求援助的事。刚被日本人忽悠一次,损兵折将,还再次被日本人忽悠,那不成立傻子?
不过也不能被李易忽悠了,这个李易也绝不是什么好
饼,良心也大大坏了。
两人定下了攻守同盟,确定了坐山观虎斗的战略,就给李易的信使写了回信:原则上赞同李易的提议。但是因为属地事忙,无暇出兵,请李易独自斡旋,便宜行事就是了。
反正李易无论怎么做也不会请示他们,那就让李易自己折腾去吧,给他们留个补给站就行。
尤其是最近上海对他们开放后,陶瓷、茶叶等许多物品,上货价格便宜许多,让他们很是高兴。看来联军这场仗也没有白打,不然李易也不会开放港口。
不过也有让他们郁闷的事情。那就是他们发现上海有一个大到难以想象的纺织厂,布匹太便宜了。
两个人虽然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角色,也有些隐忧:
这样便宜的布匹,如果大批量涌入欧洲,那欧洲本土的纺织业就会大量倒闭。
纺织业排在衣食住行里的第一位,纺织业倒闭不仅有大批工人失业,更大的社会问题是摧毁棉农经济,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两人虽然感觉不妥,可是很快也就把隐忧甩在脑后,本着利润第一的原则,也上了大批布料,打算回国去卖。
他们根本想不到这样做的恶果是什么。
李易把上海对列强开放,那是一点儿负担没有。
列强现在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大规模的产业集团没有形成。
现在开荒团和列强就是后世情形的颠倒:中国拥有了廉价劳动力,生产了大量廉价工业品。尤其是布匹。
只要列强开始采购布匹,那必然冲击欧洲原本的经济秩序。
一个完整的经济产业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是几百年几千年形成的,一旦破坏了这个产业链中一个环节,尤其是布匹这样的大环节,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
李易不怕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商人不上当。这些人跑到万里之外,当然是逐利的。
陶瓷、茶叶、香料、丝绸是高利润的东西,但是生产周期长,形成不了贸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