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章 谏逐客书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804 字 2024-05-20

闻弦歌而知雅意,当李易问出他推荐谁,而不是任命谁的时候,周长兴已经知道,漠南毛纺厂不可控了。恐怕是和上海纺织一样,是独立运营的工厂,而不是搞成上海纺织的下属分厂。

周长兴道:“我推荐黄东勇做厂长。黄东勇是黄道婆的后人,黄家纺织传家,代代都有高明技师。”

黄道婆是上海人,夫家姓黄,本来的名姓就没人知道了。元朝的时候,黄道婆的纺织技艺登峰造极,还不吝传播技术,让上海松江都靠纺织致了富,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直到后世,上海一代还有“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

,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民谣。周长兴搬出黄道婆,谅来这个黄东勇不会差了。

李易问道:“还有别的候选人吗?”

周长兴道:“还有一个人,叫做阮成秀,论手艺论管理都不差,可惜是女人,还是来自安南的女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大规模的工厂交给这样女人管可不成。万一这女人心里对咱们开荒团怨毒,那祸害可就大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女人做个副手绰绰有余,做厂长不合适。”

李易觉得周长兴很公允持重。

漠南毛纺厂是未来重点建设项目,选择掌舵人马虎不得。李易让周长兴叫来了黄东勇。

黄东勇三十出头,看上去很稳重。李易和他聊了一会儿纺织业态,觉得这个人很有见地。

李易突然问道:“你觉得谁来管理漠南毛纺厂更合适?”

黄东勇一愣。看来周长兴嘴很严,没有向黄东勇透露打算提拔他做厂长的风声。

黄东勇道:“这次来漠南的,都是抽调的各个分厂技术骨干,有管理经验的就是我和阮成秀。我猜周厂长的意思很可能是在我们俩中间选一个。如果论技术和管理这些女人的能力,我不如阮成秀。”

李易很欣赏这个黄家人,坦坦荡荡,没有丝毫犹豫就能推荐竞争对手。虽然话里话外透露了阮成秀也有局限性,但是一是一二是二,没有私心。这是一个可用的人才。

打发走了黄东勇,李易有些为难。

吃过晚饭,他走出大帐,呼吸着有些凛冽的新鲜空气。

月色有些朦胧,天空飞扬着细细的雪粒子。看着灰蒙蒙的天地,李易陷入深思。

毛纺是漠南省未来的出路,也是他将来掠夺西方财富的最大一手牌。他不能不慎重,不能不打好这副牌。

他不认为周长兴是故意压制阮成秀。阮成秀国被开荒团灭了,家被开荒团破了,自己孤单单离家万里,对开荒团有恨是人之常情。

用这样人管理未来大行于世的毛纺业,一旦出问题,带来的损失可就大了。

可是阮成秀说的话也很有吸引力。

第五军现在军心稳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有进诚心归顺,积极向上。现在李有进是战斗英雄,已经提拔做了副师长,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让这些原来安南的士兵看到了希望,有了归属感和荣誉感。

提拔一个李有进,就能换取十多万人的忠心,这便宜可大了。

如果提拔一个阮成秀,能换取十多万被掳来的妇女归心,便宜也大了。

用还是不用阮成秀?

李易想起了李斯的《谏逐客书》。

秦始皇曾有过冲动,想把在秦国做官的外国人都赶走。这个时候李斯写了这篇千古名作:分析了秦国作为僻居一隅的弱国,就是因为重用百里奚、商鞅这样的各国投奔来的大才,秦国才得以强大。秦国想继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