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何氏的眼睛开了闸,两大滴泪珠顺着脸颊滴了下来,落到了梁雨川的袖子上。
梁石恪站在一边皱起了眉,儿子这话他听着怎么像在贬低他似的。
紫萝不愿意嫁给他?紫萝凭什么不愿意嫁给他?
似是为了验证他的猜想,紫萝跪在床边抹眼泪说:
“小姐放心,就算紫萝只是个丫鬟,也会拼着自己的一生护少爷周全的,旁的什么人若想在少爷身上打什么主意,也得先掂量掂量过不过的了紫萝这一关。”
尽管梁何氏依然觉得把紫萝许给梁石恪做填房是最好的办法,但此时体力尽失、口不能言,也只有认命地闭上眼,寄希望于梁雨川自求多福了。
………
因着李仲园被冤入狱一事,李家的十几亩良田今年便种的晚了些,还好赵大宝一直想着操持,李仲园入
狱那段时间里,他除了帮忙跑腿,便是扛着铁锨、镐头下田,提前松起了土,虽一个人干得慢了些,好歹能松一亩是一亩,多少为李家争取了些播种的时间。
尤其感激的是,他还利用零星的时间在李家常用的菜园子里种上了春夏两季的蔬菜,等再下过两三场春雨或许就能看到菜地里冒出的嫩芽了。
李仲园回家的第二天晚上,也就是招待过梁石恪的那天晚上,便开始着手安排种庄稼的事了。这次突遭大变让他醒悟了些道理,像他李家这样的乡野人家,若非有真本事真手段是没办法保住扑天而来的富贵的。
若想安安稳稳地生存下去,就只能敛其锋芒,做人做事别那么扎眼。
他家本是世世代代的农民,种地这活他干起来比经商感觉来得踏实。而且这世上最稳妥的职业数来数去唯有种田,他家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也算是有点余粮了,何不老老实实做个地主,守着家里的祖产田业安安分分地过一辈子呢?
李仲园决心要做回自己的老本行,便在那天晚上召集了家人和赵、于两位长工,一起在前院的堂屋商量买地之事。
“还买地吗?”李陈氏有些担心地说:“咱家十几亩平地,还有几座山头供养,足够一家子吃喝了,再置地还能顾得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