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让李恪来评价李世民确实不妥,“那你就夸夸你父皇,你觉得他哪些地方做的好,这样就不算议论了吧!”
李恪笑着,没想到萧潇脑袋转的这么快,懂得避开要害“我父皇在用人方面,是自古没人能匹敌的。看朝堂上的大臣,基本都一心为公,这是最难得的。而且父皇对待附属小国通商,也丝毫不避讳,与他们相处融洽。减税政治清廉,军事方面也是颇有成就。父皇与大臣的关系,更为亲密,朝上是君臣,朝下以朋友待之,还向大臣学习,这样放低姿态积极进取,这一点让人佩服。”李恪说着,停了下来,似乎还有什么,但并未开口。
李恪说着,萧潇在一旁点头,似乎在肯定李恪的言论。
“你就那么崇拜我父皇?我可是清楚记得你第一次见我父皇是称父皇为千古一帝,当时在场的人都惊到了,连父皇也是如此,你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李恪说着,想起萧潇第一次见父皇的场景。
萧潇愣住了,自己完全不记得了,李世民确实是千古一帝啊!公认的啊!难道我成了第一个说这词的人,那不会有什么麻烦吧!“这有什么不妥吗?在我眼里秦始皇也是千古一帝。”
“这话没什么不妥,但由你说出来,就不妥。你一外族女子,对当朝天子给予这么高的评价,难免惹人猜疑。那时我对你还有些防备的,但慢慢相处下来,发现你就是个傻丫头,说话不过脑子,我才放下戒心。”李恪坦诚不公,全都告诉了萧潇。
“好吧。”萧潇无奈,瞄着李恪,没想到他还提防过我,这也难怪,我确实说了许多,自己身份不该说的话。话说,在他眼中,我就那么傻吗?怎么有一种被宠着的感觉。
“哎呦,你这是什么表情,还不高兴了吗?觉得委屈?”
“没有。”萧潇说着扭头就走,趴在床上。
天色暗了下来,萧潇与李恪也休息了。还如往常一样,萧潇睡在里面。
萧潇睡不着,推着一旁的李恪想让他讲讲他去吐谷浑的日子。李恪笑着,还真就讲了起来,人物又多名字又长,萧潇听得稀里糊涂,不知不觉,睡着了。李恪还说着,听不到萧潇呼应的声音,回头一看,才发现萧潇已经睡了。
次日清晨,李恪派人送萧潇返回自己府邸,李恪直接进宫了。
萧潇与李恪没有继续在京城逗留,没几天,就返回了安州府邸。李恪一回来就走访州内个个县的官员,检查秋收情况。萧潇不愿自己一人在家闲待着,恳求李恪带她一起去。李恪一口回绝,却奈何不了萧潇软磨硬泡,答应了下来。萧潇便换上男装,以李恪书童的身份跟着李恪。
李恪出门办差,萧潇一人在客栈无聊,便出门逛街。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各色商人。绚烂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恬淡惬意的笑脸,无一不反衬出盛唐民众对于泱泱盛世的自得其乐。
萧潇一边走一边感受着这盛唐的繁华与和谐。见不远处有一堆人围在一起,她好奇便上前观看。听旁边的人聊天,才知道,原来是安州境内最大的商户彭家在招募店铺掌柜,在大街上举行算账比赛,招募有本事的小户商旅。萧潇看着,见台上那人,不正是常平吗?
“冤家路窄,报仇的机会来了。”萧潇小声嘀咕着,上次常平将她交给官府的事她还记得,虽然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但是想想还是好气哦!难得从李恪那跑了,却轻易被逮了回去。
常平虽然年轻,但打小与舅舅行商,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如果成了,便可自己管理,也算立业。彭家招募三名,自个刚好排在第三。不出意外,此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