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失笑指了指秋君,道:“你这娃娃,就是滑头。”
秋君尴尬笑笑。
“朕的确是老了,这世人都有老的一天,朕也不例外,自朕登基以来,如今已经过去了八百余年,八百余年里,朕被困在这玉京宫城之内,寸步不得外离,整日劳碌在案牍之间,朕虽自觉精力尚可,可是,终究还是老了。
我大周偌大的江山,需要一位撑得起他的继承人。
老二性子太虚浮,办事有心乏力,好高骛远,性子又太过偏激,阴险有余,大气不足,识人用人之道上,更是一塌糊涂。
朱元出山辅佐于他,朕本想试试他能否在朱元的教导下改过性子,在这些朝事党争上,到底能做到何种地步,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手让他去争,可惜,他最终还是不成器,竟被一个手下搞的满盘皆输。
至于老三,则恰恰与老二相反,心思太过简单,什么事情都藏不住,做事太缺乏心计,说白了便是没脑子,唯一算得上优点的,便是在纳策与用人一道上,算得上有些本事,可他心思浅薄,对于帝王来说,这样的性子太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此乃大忌。
胡艾那般提点于他,可他始终不成器,有我大周首辅亲力扶持,比之朱元处处占优,却连老二都斗不过,事事都落个下风。
至于老四,呵,不说也罢,我大周的皇位,是断然不可能让一个兔儿爷坐上去的,简直是我姬氏之耻。”
周帝几句话之间,将几个皇子的性子剖析的一清二楚,透透彻彻,足见其平日里虽不与这些儿子们多做交流,实际上他们干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万事尽在掌控。
秋君听得周帝这番话语,哪里敢接什么话茬,只能低头默不出声。
“他们与承和,与你,都差之太远,如今我大周内忧外患,朕虽有信心替我大周下一任皇帝扫平这一切,可这天下没有百年的太平可享,这江山交到他们手上,迟早是要败个精光的。”
周帝这时候目光温和的看向秋君,忽然问道:“君儿,你想不想做这个皇帝?九州八荒,天涯四海,尽在于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