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出发去秋猎

“那里面又没有你的家人,你激动个什么劲儿?”

素衣低下头久久不言。曾经都是她留在村子里看家,爹、娘和哥哥一起出去秋猎。

她也是在那棵若木树下,站在人群中,怀着祝福又担忧的心情目送着他们离去。

“我……我是不是说错什么了?”阿陌突然有些忐忑。

素衣抬头,眼睛红红的。

“总有一天会有人站在同样的地方是为了专门送别素衣的……他们大概是你的儿女吧……”阿陌将大大的包裹换到另一只手上,然后去牵素衣的手。至少这一段路途,他陪她走。

可是走着走着,说着说着,他突然又整个人一顿。西凉越骑校尉家的那位同样有心悸之症的姑母一生未嫁。原因是她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生儿育女的负担。那素衣呢……

不暮山是村民们和素衣心中太阳坠落的地方。太阳从东海扶桑升起,直至西荒若木,最后落到不暮山中。

不暮山,山高万仞。山顶常年被冰雪覆盖,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村民们是上不去的。所谓秋猎,也只是在山下和山腰间进行。

经过几日的行程,村民们终于来到不暮山下。休整一夜,早上再吃过一顿热热闹闹的‘大锅饭’,村民们便收拾好各家的行囊,朝着山中进发。

狩猎场地的选择是自由且随意的。但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以及各自的习惯,猎手们都有自己熟悉且心照不宣的区域。

素衣的爹娘和哥哥曾经也有专属于他们杜家的狩猎场地。只是素衣不知道在哪里,她和阿陌得重新寻找一个属于他们俩的地方。

不过现在,素衣得呆在山下比别人多休整一日。这几日赶路于常人而言自然算不得什么,可是对素衣来说却是万分辛苦。她每每咬着牙,一声不吭地坚持下来,脸却是煞白的。

阿陌问她,她明明可以用骨哨唤来大象、犀牛当做坐骑,为何偏偏要和村民们一起走路?

素衣背着包袱趴在他的背上,在他的耳边说道:

“天冷了,大象要往南边去,大独角犀牛要挖个坑把自己藏起来保暖。再说了,这世间最怕寡而不公,我也不想和别的村民们不一样。”

阿陌有时觉得,素衣因为身体的缘故,自小被庄父带着读书识理,使得她比寻常女子明慧些。可是慧者多思,慧极必伤。这对她来说反倒不好……

“我刚刚看到有村民骑着又像马又像驴,四条腿短短的,身体灵活却跑不快的动物叫什么?”

素衣正在用陶罐熬粥,阿陌拧不过她,这些东西最终还是带上了。

阿陌从林中跑出来,在她身边兴奋地问。

作者有话要说:昆布:海带的堂兄弟,含碘,吃了不得大脖子病。

伞子盐:《水经注.江水》中有记载“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间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

五丁壮士:古蜀开明王朝曾有‘五丁力士’。这里的五丁壮士和它没什么关系。蠢作者只是怀念,所以才改用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