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搅局人物出现

到了如今,就算是知道妖邪之事乃是应天方面的手段,也没有人主动去提,因为妖邪之事,已经成为他们政治斗争的手段。

而且民间频频出现妖邪之事,大家不好都说是人家应天的阴谋吧?

儒衫老者鄙视说道:“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看不出来,如果不是你儿子游学临行前与我说的,让我帮你一把,我才懒得说。”提起自己那个不告而辞的孽子,蔡彦文皱眉骂道:“别提那个畜生!整日里不学无术,最后愣是说什么游学去了,真的是气煞我也!先生不愿意帮忙就算了,何必拿我那不

学无术的儿子来取笑我?”

儒衫老者笑道:“哈哈,还真不是我拿你孩子取笑你。此次妖邪案,他可也是有参与的!他请我出山,他怕到时候陛下让你解决此事,便求我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那您出山吗?”蔡彦文期待道。“我为什么出山?我厌恶应天不假,我对于张士诚也不怎么喜欢!表面上臣服大元,其实背地里却做见不得人的勾当!你以为他想暗中称王的事情,天下人不知晓吗?窃国

贼诸侯。他这种人心地是真的坏了!乱臣贼子。”儒衫老先生不停的咒骂着,显然对于张士诚他也厌恶至极。

“那您还愿意将这件事情告诉我,是为何呢?”蔡彦文被骂了一顿,并没有恼火,反而越发的恭敬了。

儒衫老者整理下衣衫,苦着脸说道:“这人情是不好欠的,没办法我欠他老师一个人情。”

“这臭小子的老师是?”蔡彦文越发的好奇道。

“不可说!不可说!不过你若是想让我出山,也不无不可,不过有个条件。”儒衫老者想了想,忽然松口道。

“您请说。不论是什么条件,我都会请太尉答应的。”蔡彦文诚恳道。

“条件很简单,那就是上书朝廷,表明我的功绩,同时主动献上二十万石军粮给北元朝廷,并将我礼送回大都。”

闻言,蔡彦文的脸色极其难看,“老先生,关乎百姓性命的事情,为何非要扯上这种苛刻的条件呢?”

“当他们背叛陛下的那一刻,他们便不是大元的子民了。我为什么要在乎他们的生死?”

当下蔡彦文也没有了主意,他只能说去恳求张士诚,但是张士诚却未必答应。怕事后老先生后悔,当下蔡彦文说道:“若是老先生主持大局,您该如何做?”儒衫老者似乎看出了蔡彦文的意图,也不隐瞒,反而带有嘲笑的意味说道:“我知道你们姑苏不好用强硬的手段,但是你们破案可以吧?只要把案子破了,揪出暗中黑手,

这件事情不就解决了吗?”“先生许久不在衙门,不知道其中事情的复杂,姑苏的百姓于百姓,官员与官员之间有嫌隙许久,很多人都借着妖邪这件事情,陷害对手。那应天的使者就算是有阴谋,也

只是开了个头而已。如今姑苏动荡,一一朝着对他们应天有利的局面发展,可就是苦了我们姑苏了。”儒衫老者上前拍了拍蔡彦文的肩膀,轻声说道;“其实潘元绍的死你们早就看出疑点来了对不对?只是往日里你们互相不服气,所以他死后你们根本就没有盘查,导致今日

妖邪案横行,政局动荡对不对?”蔡彦文羞愧的点了点头,“潘元绍死后,他的权利自然空了出来,大家为了权利大打出手,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的死活。甚至有些人尝到了妖邪案的甜头,用妖邪案攻击自己

的政敌,太尉为了平息此事,往往采取雷霆手段。”

儒衫老者呵呵笑道:“呵呵,我就知道你们这群乱臣贼子,做不成什么大事儿。我就算是说了其他办法,你们也解决不了的。行了,你去寻张士诚说吧。若是他不愿意,对不起,老夫是不会出山的,顶多按照你儿子临幸的嘱托,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将和约递给了张士诚,刘夫人叹了一口气,她一个妇人都能看得出这和约的漫天要价,没有诚意。

不过如今的姑苏日子确实挺难过的。

尤其是妖邪之事的出现,让姑苏人人自危,官员更是动不动被人以妖邪之事互相弹劾对方,根本没法齐心协力的对抗朱元璋。

“三十座城,还让我将我闺女嫁到应天!荒唐!”

张士诚看完和约之后,猛地一脚踹翻了书桌,脸上的表情狰狞至极。只要他能见到的东西,他全都砸了一个遍。

周围侍奉他的奴仆,一个个吓得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刘夫人等待了半响,等待张士诚发泄完了,这才上前安抚张士诚说道:“夫君息怒,别气坏了身子。您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应该拿出个什么样的章程解决此事,总是拖

着对我们会越发的不利的。”张士诚的眼神冰冷,深吸了好几口气,对刘夫人说道:“夫人,我无碍。他敢这样漫天要价,不就是因为他们兵威强势吗?那么我就好好的教训下朱秃子,让他知道谁才是

这片蓝天下的霸主。至于那使者,我看他是活腻了。”

“夫君不可!之前我们刁难使者,已经在外面留下恶名!”刘夫人赶紧劝谏道。

张士诚摇摇头道:“夫人说的是,杀了他确实会让我们的名声变臭!不过这一次,为夫准备让他主动过来求和!他真的以为我们姑苏好欺负吗?”说完对张保道:“你去找一下蔡彦文,让他主持驱赶流民之事。没有了流民就没有了妖邪之事,到时候我有数不尽的粮草跟你耗,朱秃子你牛气是吧。我倒是要看看,咱俩

谁有钱!”

寒山寺前的烟柳郁郁葱葱。

蔡彦文来了寒山寺给自己那远行的儿子上香。

前些年,儿子不争气,整天胡作非为,蔡彦文管教几次,不管用之后,便懒得去搭理他了。

只是自己的妻子实在是不争气,一直没给自己生个孩子。

让逐渐年迈的蔡彦文着实心忧。

就在他无奈将视线转到自己那私生子身上的时候,才诧异的知道,那臭小子忽然在姑苏城声名鹊起。

只是这臭小子不仅名声大噪,连脾气都变了。

小时候还总是缠着自己,告他母亲的状。如今自己怎么向他示好,他都油盐不进。

最后更是不辞而别,问仆人就说公子去游学了。

蔡彦文刚出了寒山寺,太尉身边的侍卫副统领张保便赶来递给了他一份公文。

蔡彦文打开之后直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