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照照出关

不良帝后 水上尘 2359 字 2024-05-18

所以那一定是惊醒动魄的一战。

杨厚照肯定表现出了超高的指挥才能。

可惜都被史书给写成昏庸无能贪玩的象征。

李昭起身拉杨厚照起来,杨厚照用不解但热烈的目光看着她。

李昭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爷,边关百姓也是您的子民,咱们当然不能放弃,也要一展国威,让敌人闻风丧胆,所以我支持您去,我以您为骄傲。“

她语气严肃,但水盈盈的眼中含着爱慕却不乏不舍的光。

其实她也非常舍不得自己,但是为了国家,为了边疆百姓,她还是支持他出关。

杨厚照的心瞬间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胡闹,唯有他的女人知道他是想保家卫国,还边疆百姓一个太平。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他激动的抱紧李昭:“阿昭,爷真的去了,你要在家里乖乖等爷回来。”

李昭算了算,他第一次还没溜出去,等被人挡回来,然后趁机再去。

所以此刻完全没必要这么激动。

她抱着杨厚照的腰无言一笑,脆生生答道:“嗯呢。”

秦姑姑听了二人的对话,吓的站在门口呆住了,皇上还没有儿子呢,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娘娘就敢支持,她是不是疯了?

显然秦姑姑的担心还是有必要的。

李昭已经改变了历史很多事,难道杨厚照的人生轨迹不会改写?

因为是杨厚照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所以这一次她都忘了,历史中杨厚照敢跑出去,是因为李阳东已经去世,杨廷和母亲死了要守孝,朝廷没人约束他。

这次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为什么早不去玩不起现在想去?

因为李昭的这个疏忽,杨厚照这回第一次就出关成功,还是被人设计的,而李昭自己,知道后吓的半死。

不过此事暂且不表。

李昭不解的看着杨厚照:“什么出关?这些天都没来看我,是想出关了?”

杨厚照抱怨完,到了李昭面前上下一扫,继而咧嘴一笑,媳妇又好看,他二话不说把李昭抱起来转两圈。

天旋地转的李昭:他们难道不是在说正经事吗?

杨厚照想出关是因为接到线报,居庸关外,蒙古小王子,经常率领部下骚扰边境,抢夺民财,居民苦不堪言。

当年英宗被俘,当了指路皇帝,鞑靼大军带着他打到了北京城。

是于谦力挽狂澜,将代宗推上皇位,组织军民打的北京保卫战。

这一战鞑靼军队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元气大伤,后来蒙古又几经分裂夺权,就再无法和中原抗衡。

但是近几年来,中原在休养生息,蒙古势力也在恢复。

尤其是这个小王子所在的部落。

前年三月,小王子率部下五万人入侵河套,击败边军就跑了。

十月,小王子率部下六五万入侵山西,抢夺人口畜生万余。

十二月,小王子率五万人进攻宣府,杀了守备和指挥使。

次年五月,小王子进攻大同,攻陷白羊口……

九月,小王子又率部下五万进攻宣府……

这还都是大事件,那种随便的小抢小闹,杨厚照都没记,感觉小王子每年每月都会出现,所以他早就把这个人当成心腹大患和一生的劲敌,这个王八蛋抢夺的可是他的天下。

亲热过后,杨厚照就拉着李昭把这些事说了。

他又道:“这不爷想着好好过个年,可是军报上说,他年关的时候又来了,真是忍无可忍,阿昭,爷要出关,去把他宰了,你说好不好?”

李昭之所以觉得杨厚照文治武功,就是因为杨厚照打败了这个小王子。

她的男人,可不是光会玩闹,那些文人之所以把他写的那么不堪,多半因为他没儿子,没人找他们算账,不然英宗都成了什么样?

葬送国家全部精锐,当了俘虏,还给蒙古人带路,又杀掉于谦,但还是叫英宗,史书上还有人觉得他仁义忠厚,这不都是有儿子的功劳吗?

再一个,以前的文人讲究的是文武双全,孔老夫子倡导学习六艺,骑马射箭都不在话下,他能周游列国,靠的可不止是嘴,人家据说能把城门举起来。

李白更是武功天下第二。第一那个是因为是他师父,他总不好抢了师父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