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从大同安排了四千援军已经出发,陶村是距离我们背后最近的一个村庄,我需要你守住他!”李为民说,“但是我不打算给你一个团的部队,只给你一个营八百人的兵力!”
小鬼子再一次从大同派出援兵,大同此时一定是一个空城,李为民需要带着一部分部队直奔大同,没有更多的兵力分出来阻挡日军的援军。
辛团长知道任务有点间距,这次日军可是有坦克和重炮的,还有着五一的优势兵力。而他这一个加强营,最好的武器是迫击炮,跟小鬼子打可是有点悬殊。
“师长,我们要守多长时间?”
“距离天黑还有四个小时,你们至少要守四个小时,天不黑下来,你们是打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小鬼子通过陶村半步!”
“师长,你能不能再给我一个连,让我凑齐一千人?”
“好,从我的警卫营里抽调一个连,由你指挥!”
李为民的警卫营有一个连留在了廖凡身边,现在又抽调出去一个连。
在调动部队的同时,李为民还把大同日军出动的消息报告给了廖凡。希望廖凡同意他带着部队直奔大同,然后拿下大同之后,再把小鬼子这些援兵给一点一点的吃掉。
然而廖凡却犯了难,战场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小鬼子这幺蛾子整的有点大啊。大同兵力即那么多,现在日军前前后后排出了一万多人,大同除了剩下一个日军指挥部外,还剩下什么!
可是这么低级的错误,小鬼子应该不会犯。在没有搞清楚情况之前,廖凡下令禁止李为民乱动,他不是不想拿下大同,廖凡是担心小鬼子在大同设置了一个陷阱等他们跳进去。
大同的小鬼子指挥官要是知道廖凡这么想,他应该很欣慰。他很想在大同设置一个陷阱,可是他手也要有兵力,现在城内只有四百多老弱病残,只是因为有哪些无故的老百姓和战俘,才让他有底气把所有的部队给派出去。
从大同来的情报,一次又一次传到了廖凡的手里,廖凡越来越相信小鬼子在大同真的是跟他唱空城计。但是为了谨慎起见,廖凡还是没有让李为民带部队直奔大同,因为他们的侦察兵和向导还没有回来,也是说,他们还没有找到足够隐蔽和安全的路线。
陶村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辛团长带着部队赶往陶村的时候还没有来的急布置阵地,而是让一个排的战士组织当地的老百姓撤退,他们要用村子内的房屋做掩体跟小鬼子周旋。
小鬼子的四千援军在遭到阻击之后没有丝毫的犹豫,来是万炮齐射,对准陶村是一顿狂轰乱炸。
爆炸产生的大火吞噬着老旧的房屋,陶村陷入一片火海,到处弥漫着硝烟,刚刚还是一个完成的村子,半个小时候,村子里没有剩下一个整间的房屋。
辛团长刚刚的临时指挥部也挨了一发炮弹,跟随他的营长当场被炸成重伤,辛团长头也绑了几圈绷带,胳膊也负伤了。
“死了的别管了,把受伤的都给我抬出去,剩下的人准备战斗!”
村子的内的房屋本来简陋,经过小鬼子炮兵轰炸后,这些简陋的房子很难在为战士们提供遮蔽的场所,他们只能凭借这些简陋的工事,一个班或者一个排在陶村布置开,准备阻挡小鬼子的进攻。
{}无弹窗
小鬼子的指挥官看着手的电报越来越沮丧,虽然电报是好消息,但是他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的目的了,也是他最基本的信仰开始动摇了。
从登陆朝鲜半岛再到国东北华北,在这场战争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心,他拿起武器来杀掉那些反抗的国人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国人。
现在回头想想,这个想法太可笑。既然是为了国好,为了国的繁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反抗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跟他们拼一个头破血流。
像现在他们在这儿转了一圈,死掉这么多人,不但没有把国军队怎么样,最后还是要把山阴县城给舍弃,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士兵去送死吗?
小鬼子的指挥官想的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复杂,他明白这是为了什么。那些用自杀的方式保住阵地的士兵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一个有一个的问题冒出来,小鬼子的指挥官没办法给自己解答,当他的信仰在动摇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很多想不通的事情会向他砸过来,直到把他最后的一点信仰给砸的粉身碎骨。
但是小鬼子的指挥官虽然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的意义,但是他还没打算舍弃掉自己手仅存的部队,因为越是要这样,越不应该让他手的战士死在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
“传令下去,让战士们随时准备突围,跟我们的援军会合!”
既然他的长官都要让他舍弃山阴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执行命令。
“山阴城内的部队怎么办?”一个小鬼子的参谋问。
“电告他们,今天晚之前,争取突围跟我们会合!”
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了,因为谁都知道,他们一旦撤离,只是国军队的一个团能够把他们给全部围死。现在如果有机会突围跟他们会合,到时候还是能够一起撤离的。
山阴县城内的小鬼子在接到电报后,知道出了变故,要不然不可能然他们突围,因为山阴城还有见过的城墙,只要有一点点能救的希望,坚守待援是最好的选择。
看着电报,山阴县城内的小鬼子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如果不突围后果很明显,那是被国军队给围死。如果选择突围,他们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只要有一条生路可以选,没有人会选择一条死路的,小鬼子也不例外。
于是当李为民他们停止进攻的时候,山阴城内的日军在半个多小时后开始突围。
“轰轰轰”
迫击炮的炮弹落在阵地,被围的一个团知道这次他们不在是看戏的了,要场跟小鬼子搏命,他们不在是旁观者,这场战争本来没有真正的旁观者。
山阴城内的日军打开了城内,向城外的新三十三军一个团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