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旦跟钟馗寒暄一阵,就指着天王说了天王的情况,问钟馗天王的气色很好,看样子必是长寿之人,怎么会只能活到一百岁呢?
钟馗仔细看了天王的面相和气色,“不对呀,看样子他再活四五十年不成问题,这个事我也说不清楚,得去看看生死簿。”
“对,我正有此意,那钟判官能否帮我周围朋友查看一下生死簿?其实我这位朋友的师门都是这种情况,明明可以很长寿,但是生命却总在半路戛然而止。”
钟馗想了想,“我虽然是地府四大判官之一,但是我们四大判官职责分明,互不交叉,生死簿,是阴间的四大判官之首的崔玉崔大判官掌管,我无权查看。”
钟馗大概意识到自己的言语似乎太过生硬,又转而继续道,“如果不改生死簿,只是查看一下,我想崔判官还是会给我这个面子的。”
熟悉钟馗的姬旦知道,钟馗此话并不是推脱,而是以朋友的立场,帮自己分析问题,钟馗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不会溜须拍马,也不会阿谀奉承,有一说一。
“你们跟我来吧,咱们去找崔判官。”
钟馗带着姬旦三人,来到崔判官的阴律司,不过崔判官也没闲着,钟馗就带着三人在殿下等候。
等了大概两个时辰,崔判官把手中的案子全部审理完毕,钟馗才上前说起了姬旦所请。
钟馗刚说着,又进来一人,察查司陆之道陆大判官。
陆之道所在的察查司可不光对押解来的阴魂所做的隐秘之事彻查清楚,还包括地府工作的阴差的辨明忠奸,有点类似于我们阳间的检察院,但又不完全一样,更像是检察院和纪委的综合体。
陆之道听钟馗说起那件事,陆之道呵呵一笑,“钟判官,你这是职责僭越。”
“我只是请崔判官看看生死簿,又没让崔判官修改生死簿,算什么职责僭越?你这分明是找茬。”钟馗争辩起来,满脸的络腮胡子都在颤抖,显然让陆之道给气的不轻。
“找茬?钟判官这话可说错了,监督百官,可是我的分内之事。”陆之道显得很有涵养,他长的可比钟馗好看多了,陆之道看样子就是一个白面书生,是中年的白面书生。
“查看一下生死簿也无妨,这只是小事。”崔玉崔判官在旁边和稀泥。
崔玉贵为四大判官之首,并不是像罚恶司钟馗和赏善司魏征这样刚直不阿之人,也不是像
只是看一下的话,的确是小事。
崔判官当着五人的面,翻开了生死簿,又问了天王具体的名姓,终于指着一页说道,“看,找到了。咦,这是怎么回事?”
崔判官虽然说了看,但是却没人去伸头看,钟馗刚刚和监察地府百官的陆之道吵了一架,当然不会去看,陆之道对这事根本不感兴趣,他只查违规情况。天王是第一次进地府,在场之人都是身份极高,且气息强大的地府判官,他可不敢上前。姬旦只是帮忙,而且他还得顾及好友钟馗跟陆之道的纷争,所以这些人都没探头去看,只有唐丁,他根本无所顾忌,探头看了一眼崔判官的生死簿。
首先这生死簿的样子,让唐丁有点吃惊。
这生死簿的外皮,看上去像是一本线装古书,生死簿三个大字也是篆体,并不好认。不过唐丁却并不陌生,他学的是古代史专业,对于历史和文字有很深的研究。
唐丁看生死簿,一来是对天王负责,另外最主要是他对这传说中的生死簿非常的好奇。
唐丁看到的生死簿内里和外皮有着巨大的差别,怎么说呢,生死簿的外皮就像是一本古书,但是里面却更像是夹了一个平板电脑,上面的字并不是书写在纸上,而是写在了平板电脑上。
关于天王的生死簿很怪异,只写了姓名,年纪,职业,阳寿的地方原本是写了一六八,但是这一百六十八被红笔划了去,改成了九十九。
唐丁看了静坐不动的姬公一眼,心道这两个掌柜正在密谋颠覆你的统治,你还能无动于衷,这养气功夫真不是盖的。
争权夺利历朝历代都不缺,姬公活了这么多年,对于这种情况,早就内心平淡。
“管公什么时候回来领导我们反攻?”
“这事不能急,管公正在联络更多的人,务必要一次性成功。对了,这是效忠书,你先来画个押。”
张掌柜有些为难,“这个,这个效忠书要是被姬公看到,我一家老小?”
从马掌柜过来找张掌柜一开始,这个张掌柜就有些不情不愿,因为造反是大罪,跟犯错误那是两个概念。不过这张掌柜是管叔鲜提拔起来的,所以马掌柜来找他的时候,张掌柜拖延的成分居多,但是现在要签名画押,他可就拖延不了了。
“老张,你此时此刻还在犹豫什么?革命一旦成功,咱们就不是现在的地位了,富贵险中求,你可别放过这个机会。”
马掌柜一直让张掌柜签名画押,张掌柜实在托辞不过,只能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上了手印,马掌柜这才得意的离去。
马掌柜走后,唐丁问姬旦,“姬公,需要我去帮你策反张掌柜吗?”
“算了,我自己来吧。”姬旦生前就是一国之君,死后掌控三界之交的半步多,对于权术早就烂熟于心,他早就看出来了这张掌柜并不奢求大富大贵,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家宅平安。
这样的人,其实是最好策反的。
张掌柜进了内室后,姬旦也跟了进去,姬旦进去后时间不长,就出来了,这事很容易搞定。
“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凌晨地府之门开启,咱们就进去。”
姬旦虽然是对唐丁和天王说话,但是其实还是说给天王听,对于地府,唐丁也算是轻车熟路。
凌晨,三界之交通往阴曹地府的大门终于开启,三人跟在那些押送阴魂的阴差队伍中,向地府开拔。
阴曹地府的景象,其实早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了,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大体差不多。
虽然阴曹地府的传说很多,众说纷纭,但是鬼门关,黄泉路,彼岸花,忘川河,奈何桥,望乡台,三生石,孟婆汤,这些主要的标志却是没人敢虚构。
地府大门一开,其实就是鬼门关开。阴魂走的路,就是黄泉路,黄泉路上有彼岸花,在阴曹地府中有条大河,叫忘川河,所有人的阴魂都往忘川河的上游聚集,这上游的河上有座桥,叫奈何桥。
奈何桥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名为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了人的前世今生,虽然大家看的都是一块大石,但是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因为他们各人的经历各不相同。
奈何桥上有一座高台,名为望乡台,在这里可以看自己的家乡最后一眼。
在奈何桥的尽头,有一个老太太正在熬一锅汤,叫孟婆汤,喝了孟婆汤,会了却前世因果,彻底忘记自己是谁。
上了桥的人,无一例外都要喝孟婆汤。
不过今天就有了个例外,姬旦带着唐丁和天王,上了奈何桥,并没有喝孟婆汤。
一来是姬旦的名气很大,而且实际上掌控了三界之交,跟阴曹地府是邻居,且开了个大客栈,阴曹地府仰仗姬旦的地方不少。
另外,唐丁也不是无名之辈,他一年多以前大闹地府,差点把奈何桥给拆了,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都在唐丁手底下吃过苦头,这样的人,就连十大阴将也不愿意招惹,更别说孟婆和日游神,夜游神这样的不以打斗见长的阴将了。
唐丁经过孟婆的时候,孟婆死命的护着自己熬的一大锅汤,要是被他打翻了,今晚上得有多少人挤在奈何桥上下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