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都说了多少就这么多了。”
直到孟义把箱子给张芳合上,张芳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那边,唐丁已经在跟孟义继续下一个话题了,“对了,现在人也找到了,我当初问你的事,你能帮我吗?”
“什么事?哦,想起来了,那挖人参的地方吧?好,我带你们去。”孟义说道。
“我想去看看,麻烦你了。”唐丁点点头。
“爸,你走了我不放心张姨,这样吧,反正我也知道那地方,你在这里跟张姨一起物色个新店铺,我带着咱师父去吧!”孟冬已经把师父给叫上了,而且叫的还颇为亲热。
孟义一想,觉得儿子的话也有道理。留儿子在这帮张芳,自己还不放心。他能对付得了秦三爷吗?
还是自己留下比较靠谱。
“你能找到那地方吗?”孟义不放心的问道。
“爸,你太小看我了,我就是个活地图。”孟冬胸脯拍的震天响。
孟义看向唐丁,毕竟先前是他答应唐丁的,现在要临时换人,首先要征求唐丁同意。
“谁带我去都行,我觉得如果孟冬知道那地方,你留下也好。”唐丁说道。
“那好吧,我就在这里跟你张姨一起物色个新店铺,你带你唐大哥过去,”
“不是唐大哥,是师父,咱们的师父。”孟冬更正爸爸的话。
虽然孟义希望唐丁收孟冬为徒,但是和儿子一起拜了一个师父,孟义还真有些不习惯。也许,习惯还需要些时间。
就这样,孟义留下,帮张芳一起物色新店铺,而孟冬则带着唐丁前往兴安岭的深山老林,去寻找发现人参的地方。
要去那地方,首先要回江安村,而孟冬也只知道从江安村到哪地方的路,所以,就需要先回村子里,正好还能准备些食物和淡水。
回去,正好也能把孟老爷子给送回家。
这一路,坐车的时间也就罢了,从镇上往村里走全是山路,唐丁边走边教给孟冬一些内家拳的知识。
唐丁先教孟冬的是劈拳,孟冬就这么一路走,一路钻劈。
孟冬的悟性和刻苦,让唐丁惊喜。
有悟性是好事,但是有悟性不代表将来会有成就。刻苦在另一种形式上,比悟性更重要。
回到村里,孟冬准备了些干粮,然后又准备些淡水和食盐,在征求了唐丁是否出发后,孟冬拿着把柴刀,就在前领路,出发了。
今天走的比较晚,都已经是下午了,可是唐丁执意要走,孟冬也毫无怨言。
走了三四个小时,天色渐黑,孟冬就找了就近的一个山洞,让三人住宿。
找到地方后,孟冬负责拾柴生火,而唐丁和宗笑颜负责打猎。
孟冬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他独自照顾太爷爷起居的时候,家里什么活都干。
唐丁打猎的技巧更厉害,几乎在孟冬刚生好火的时候,就提了一只傻狍子回来了。
孟义想让孟冬跟着唐丁一起学功夫。
“我有个提议,既然孟冬这么喜欢功夫,你干脆把他们父子两人一起收做徒弟算了!”宗笑颜提议道。
宗笑颜的提议让唐丁大感惊讶。这怎么可以?这是乱辈分的事!
孟义是孟冬的父亲,而唐丁想收孟义为徒,如果再收孟冬,那两人的关系怎么办?孟冬应该叫孟义师兄还是爸爸呢?
这关系太乱了。
唐丁摇头,宗笑颜也是一派的宗主,怎么会提出这么不靠谱的建议?虽然这个想法很好,如果两人不是父子关系,哪怕只有年龄的差距,同时收为弟子也没什么问题。
“是啊,既然孟义和孟冬都想跟你学功夫,那就让他们一起拜师算了。”孟老爷子也是这个意见。
唐丁没说话,不过却偷偷看了宗笑颜一眼。
宗笑颜的提议虽然唐丁没接受,但是宗笑颜却是最理解唐丁内心想法的人。
宗笑颜知道唐丁想收徒的本意,也知道唐丁想收孟义为徒,至于孟冬,宗笑颜倒没有别的想法,不过一个兔子是放,两个兔子也是放。
“对呀,唐大哥,干脆你把我和我爸两人都收为徒弟这多好,我们就可以一起学拳了。”
唐丁听完孟冬的话,摸摸他的头,“要让我收你为徒也不是不可以,你过来,我看看你的资质。”
唐丁随意摆了一个三体式的姿势,让孟冬做给他看。
孟冬照着摆了一个三体桩,让唐丁惊讶到了极点。
为什么?因为孟冬只是一个姿势,就摆出了三体桩的精髓。
三体桩的精髓在哪?三体桩的精髓在于内外三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内外三合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难。做到了内外三合,这三体桩的精髓也就算是掌握了。
很多站了好几年桩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大内外三合。
“你练过?”唐丁大讶。难道这父子俩都是练武奇才?
“没有啊,这个动作很简单啊。”孟冬语气轻松的说道。
“那你说说这个动作的诀窍在哪?”唐丁问道。
“这个动作,我感觉跟猫扑食有些类似,猫扑食的时候身体弓起,前腿张开,后腿撑起,时刻注视着随时猎物。”
唐丁让孟冬的比喻又给惊住了。孟冬不光所做的动作标准,而且他的表述已经深得三体桩的真意。
对,三体桩的动作跟猫扑食有些类似,同样是前腿张,后腿撑,而且手掌的动作也同样是一张一撑,还有孟冬最后比喻的猫扑食的眼神,同样深得三体桩的意。
这是一块璞玉,是比孟义还要难得的璞玉。
先前唐丁遇到孟义,就为了收徒,不远千里跟着他来到东北。现在唐丁又险些错过了一个更加难得的学武天才。
不过,这事唐丁也能想的通:孟冬是孟义的孩子,资质这东西是遗传的。
孟冬话不多,但是也分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