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0248 力战男爵

天命相师 鲲鹏听涛 3319 字 2024-05-17

“啊?你!!”郑光祖显然没料到唐丁说打就打,而且拳出如风,连续不断。

唐丁一出手,就是最擅长的崩拳,崩拳如连珠箭,崩拳连出,如万箭齐发,威势惊人。

当年,一代武术大擎郭云深,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崩拳的绝技在郭师手中已入化境。

郑光祖仓促应战,而且又是面对唐丁最擅长的崩拳。

郑光祖虽然有血族的巨大力量,但是唐丁的崩拳拳速特别快,即发即收,虽然如蜻蜓点水,但是这一点却是用的丹田的内劲。

内劲打人,就像鞭子抽人,最大的力道在鞭稍,虽然只是蜻蜓一点,但是力道却在这一点间瞬间释放出去。

按照物理学的说法,受力面积越小,单位压强越大。这在功夫上相当有道理。

崩拳的诀窍就在于临身那一点上,这一点在形意门叫做凤点头,也叫鸡吃米,是崩拳最核心的技巧,闲杂人等根本学不到,只看其形,却无法了解其中的内在东西。

郑光祖虽然力量巨大,而且身体天赋秉异,但是面对这万箭齐发的崩拳凤点头,挡住了一拳,挡不住第二三拳,挡住第四拳,挡不住第五六拳。

就这样,郑光祖不断的被唐丁的崩拳打中,而崩拳携带的唐丁的内劲犹如针扎一般通过这一点头,纷纷刺入郑光祖身体。

崩拳,如连珠箭。

郑光祖的血族身体确实强悍,他最少经受了唐丁的几十记崩拳,唐丁都打的累了,丹田由于这连续不断的击打,已经空空如也,还没复原的胳膊,受到了郑光祖的阻挡力道碰撞,此时也已经抬不起来了。

不过郑光祖更惨,他被唐丁这连续不断的崩拳击打,已经被打出了地下室,被打进了地下室通道。

郑光祖不光嘴角溢出了血迹,眼睛,鼻子,还有耳朵都流了血。

唐丁的崩拳击打,根本不是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内里,内劲打人,本就是深入内里,摧人五脏六腑。

尽管郑光祖的血族身体强悍,却也一样受不了这拳拳摧人脏腑的拳劲。

郑光祖在抵挡了唐丁上百拳之后,也知道自己身体处于崩溃的边缘,他调转过后,拼着后背受了唐丁四五记崩拳的代价,转身飞速逃走,跳出了密道,逃进了夜色中。

夜色,是吸血鬼的天下。

唐丁此时丹田已经空空如也,又受反震力道,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要不是郑光祖抢先一步逃走,唐丁真的不知道如果他发现自己外强中干,他会怎么样?

唐丁强拖着耗光了的丹田内劲的身体,迅速跑出了洞外,佯装追击伤重的郑光祖。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血族,也是不容易的,需要极大的毅力,旺盛的求生意识,因为普通人要成为血族,就需要把身体里的血液全部换成血族身体里的血液,而这个换首先就要放光身体里的血液,这放血的过程中,也有极大的危险,因为人的大脑是靠血液供给氧气和养分,而没有了血液,人的大脑就会缺氧,很容易就会脑死亡。”

唐丁听到吴俊的话,心道他和那老血族在里面吸引自己上当说的话,倒也不是全是骗自己。

唐丁之所以跟吴俊废话,并不是因为他闲着没事干,而是因为刚刚跟郑光祖男爵交手的时候,唐丁的两只手都剧痛欲断。

血族的力量,几乎是唐丁力量的两倍。唐丁单手能生提二百公斤的铜柱,在力道上唐丁已经是佼佼者,敢跟任何人比力气,但是就算这样,唐丁还加了腰腹的力道,还有丹田的内劲,这些加在一起,跟郑光祖打了一下。

这一下,让唐丁不由自主的后退十几步,撞到了墙上,还吐了血。

虽然后来由于吐血,让唐丁呼吸顺畅了一些,但是右手却剧痛欲裂,在郑光祖第二次攻击前,唐丁的右胳膊根本抬不起来。

所以,郑光祖的第二次攻击,唐丁只能用左手的钻拳,旋开张光祖的拳头,并击中郑光祖咽喉下的要害。

唐丁也是右拳力量大于左拳,但是他右拳抬不起来,只能用左拳钻拳。

好在形意拳最擅长近身攻击,唐丁格挡开郑光祖的重拳,食指的指弯点在郑光祖咽喉要穴上,一下把郑光祖击晕。

钻拳的诀窍在于,前手打人,后手发劲。

前手打人,后手发劲。并不是两只手的意思,而是一只胳膊,打人用的手前面的手,发劲用的是大臂。依靠大臂旋转送出去的劲,前手打人只用一点足矣。

唐丁格挡郑光祖的重拳,用的就是发劲的后肘部,依靠后肘部的旋转,格挡郑光祖的重拳。

但是由于郑光祖的力道远大于唐丁,虽然唐丁用旋转的劲力把郑光祖重拳格挡了出去,但是唐丁的这只胳膊酸麻无力。

这样,唐丁的两只胳膊都抬不起来,他所谓的走到吴俊面前,只是吓唬他而已,其实唐丁的两只手抬起来都困难。

这也是唐丁愿意跟吴俊说这么多废话的原因。

现在两人说了半天话,唐丁左臂也先恢复了些知觉,但是右臂依旧难以抬起。

不过就算只有左臂恢复知觉,唐丁也可以先把这老吸血鬼干掉。

可惜的是法剑还在卧室,要不然就算手臂没有知觉,唐丁也能一剑结果了这老吸血鬼。

唐丁走到郑光祖面前,对吴俊喝道,“滚一边去!”

吴俊只经历了放血,放了一半的血,还没放完,更没经历上一代血族给他注入血族之血,所以吴俊并没有吸血鬼那强大的力量。

而他也看到了唐丁竟然能够击败被自己仰慕的男爵大人,因此才对唐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丁只是一开口,他马上就滚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