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就是大家对这次全县集资发展三龙镇养殖业的事情,意见比较大,都不太乐意掏腰包。
意见归意见,牢骚归牢骚,财政局最后采取了从工资里扣款的做法,个人集资还是完成得比较圆满。个人集资措施虽硬,但数额毕竟有限,一半的资金都没有凑齐,主要的款项还是要靠银行,银行贷款的解决也是花了一番力气的。
县里面召集各家银行开了多次协调会,银行多少有点瞻前顾后,就怕这次贷款出去之后,会成为不良贷款。‘牛羊百万’工程要是没有发展起来,我这县长被一纸调令给调走,贷款谁来还上呢。由于银行机制正在改革,贷出去款要是收不回来,行长们是要担责任的,不像从前把钱贷出去可以不再过问。所以他们开一次会,挤一点出来,再开一次会,再挤一点出来,开了几次会议,在县政府和县委的督促下,也算是把需要的一笔资金给凑上了。加上集资的一部分,资金总额有了八百多万元,差不多能够满足前期的一些资金需求。只要帮助养殖户们购进了牛羊,在后面饲料需要的资金上面,养殖户们可以自行的想象办法,政府再慢慢的给他们凑集资金,作为经费补贴。
为了保证“养牛羊百万工程”的贯彻落实,云岭县专门成立了“养牛羊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赵强亲自担任组长,县长宋三喜、县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县政府班子其他成员都是组员。
“养牛羊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常务机构:“云岭县大力发展养殖业事业办公室”,简称“养牛办”。“养牛办”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督促、检查三龙镇,铜坝子乡下养羊的情况,以及发展其他乡镇的养殖业。
我去三龙镇开了几次会议,在会上反复强调:积极发动当地的村民走上养殖业的道路!我们县委、县政府出于爱民富民的心愿,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致富,有少数农民思想保守,情绪抵触,我们要帮助他们扭转过来。他们不想致富,不愿致富,我们要强迫他们致富。要像我们当初在发展龙潭沟瀑布一样,要有信心,如今,旅游事业不是发展成为高潮了吗。在这样一个高潮面前,我们的干部尤其要清醒,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千万不要当绊脚石。
两家公司还表示,他们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养殖户们进行技术培训。这两家公司,一家公司负责三龙镇的养殖业发展,一家公司负责铜坝子乡,这是他们给县政府作出的承诺。
经过一两个星期的前期工作,赵书记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县委决定支持我的这个想法。
云岭县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叫做加速帮助山区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尽快建设云岭县共同富裕起来的路子。口号是令人鼓舞的,而口号的后面还有具体的内容,这就是,全面启动“牛羊百万”工程,争取财政收入翻番,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
云岭县一贯是吃饭财政。所谓吃饭财政的意思是,县里一年的财政收入满打满算仅够支付政府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老师等“吃财政饭”这部分人的工资(且不说有时候还有工资不能准时发放的情况),除此之外再无多余财力搞建设和从事经济发展。按照书本里教的理论,就是说,云岭县的财力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好在现在有了稀土金属矿的开发,旅游业的建设,这种状况,开始有了改变。对于一个讲求“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这样的景况是非常被动的。而对于肩负着发展一方经济使命的县委领导们来说,我们感到的压力更大。
邓洪波书记在送我动身来云岭县任职的前一天晚上,我谨记了邓书记在晚宴上所说的“政绩”观念。到了云岭县之后,我提出多渠道的发展当地资源经济建设,并非灵感偶发,而是经过长期思考、深思熟虑的。什么叫政绩?政绩就是看得见的变化,就是让群众,更是让领导、让上级能切实感受到我们云岭县的变化。这两年,我认真观察了邻省邻市甚至邻县的一些做法,那些经常在报纸和电视台上亮相或露脸的地方及领导,都是善于开创政绩和表现政绩的高手。他们的工作热热闹闹,他们的宣传红红火火,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官运也差不多都是平步青云。这几年,在云岭县这个地方,县委不是没做工作,也不是没有深入基层,但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农民生活没有明显改善,这里的发展没有产生轰动效应,所以上面对这里的印象始终不深刻。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在“政绩”这两个字:政绩不显著,当然引不起上面的重视。发现了问题所在,就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农业大县,发展畜牧业是一条发展经济建设的路子,县委、县政府最后作出决定,就是要在云岭县的三龙镇,铜坝子乡发展畜牧业,具体说就是养羊养牛;在养牛羊的同时,扶持云岭县原有的两家农牧业做强做大起来。我的思路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民收入增加,猪肉在城里人的餐桌上已经越来越掉价了。而牛羊肉温热带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将会逐步取代猪肉在城里人餐桌上的地位的。那么,养了牛羊就必须有销售的能力。那么多牛羊一旦养了起来,眼下深加工条件还不具备,只能通过两家公司作为渠道,逐步向外调运。这样一来,云岭县向外调运的牛羊肉源源不断,这里的经济指标也就与日俱增,一个新的产业就这样形成了。
当然,我思考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日,这段时间里,我在脑子里反复想,反复推敲,看看是不是站得住脚。最后,下定决心了,觉得云岭县这个地方山多草多,养牛羊应该是得天独厚,没有问题的。更要紧的是,养了牛羊,带来两个翻番,云岭县的名气就会如股票牛市一样飚升,云岭县的名气大了,那么作为云岭县县长的我,政绩工程不就搞上来了吗
在讨论这个规划的时候,我在会上讲了一番鼓动人心的话,搞不搞这个“牛羊百万”工程,是落实不落实发展是硬道理的问题,是关系到云岭县经济腾飞、农民奔小康的问题,是有没有气魄和胆略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一摆,其他原本对发展养牛羊业有看法的人不敢再说什么。于是,一个关于云岭县经济发展战略的文件就这样正式出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