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哥也不置可否,觉得不太可能,但听人家说得头头是道,理论上完全可行,而且听人说,都专门有人去大山林去看过,有一大片林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眼看第二年收成圆满。
五千万投资超市,算是实体,拿出一千万投到造林,剩下一千万放到各种各样的理财上,哪个收益高就投哪。
想到第二年,二千万变成四千万,纵然超市亏损,东西摆在那,还怕被人抢走。
又一年如此平淡过去,郑桐的梦洁公司,已经准备要建造自己的投研中心,这一次,父亲郑义出人意料支持,拿出三千万,顺利在开发共建成自己一块领地。
霖哥的华日超市的东西确实摆在那,始终所有权归他,只是他并忘记,东西都是有保质期,在这期间不能走出流水,日积月累,那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只如此,在其它方面稍有管理不善,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黑洞。
年底收入亏损比对,五千万,明确亏损近二千万。
他的超市确实在a城,高大上,只是它或许就是一只穿着华衣的公子哥,老百姓并不领情,分散在城市不同角落的菜市场、集市,就在这不断消磨过程中,把那二千万吃掉。
还有令米粒与霖哥崩溃的事实,造林工程的承包人,跑了,办公室里一张桌子没留下,只留下纸条,说要去“西天取经”,跑国外去旅行,一千万片刻打了水漂。
最令人愤怒的就是那所谓的理财,投资一项,就要听课,听银行的分析师说得头晕脑胀,只把你彻底弄转向,每次投资总感觉不是投某个项目,到是投在点头哈腰的分析师嘴巴上。
长时间,理财就在保本之间摇摆,不注意就掉进一个大坑,赔个10到20,第二年,又赚回个10,第三年又赚回5,始终给你希望,你总感觉那钱不如放在银行里,存个定期存款踏实。
米粒也学会霖哥偷听本事,最终从一位资深的理财经理嘴里听到,什么理财,就是让他们延缓死亡时间,别看把这些富婆富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如同大爷大奶,咱不就是为了那点提成,庄家不赔,客人不走,这买卖就要长期做下去。
闹最后,他们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肉,只是时间未到,该宰那是小刀拉肉,不见血淋淋,却见钞票越来越少。
霖哥与米粒的投资热情与投资虚荣心,最终被彻底泯灭,他们算最后的帐,只就那座空楼,还在增长房租,原来那八千万,已经被造光一半。
最后感悟到,世界变化太快,知识学习完全赶不上,人的头脑灵光,已近三十而立的霖哥,没立住,快倒掉。
这次他认栽,决定要向郑桐不耻下问,大嘴巴最大优点,脸皮厚,厚要到底。
他去求夏进漪,让她一定让郭梦洁说出成功秘诀,他答应绝对不跟郑桐竞争,说话自话。
几天后,夏进漪告诉他,秘诀是,郑怡静,在外资高层的那个千金小姐的建议。
出乎意料,在霖哥眼里,郑怡静就是一只纸包的考虎,看是金装银裹,其实千金小姐的败絮其中,也就是跑到国外,混个洋博士,找个外资混个公子哥,完满结束她的一辈子。
小家电,纯创意,这得费多少脑细胞,平时没少收集情报,典型的克克勃,实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