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怒自威,傲气内敛,可又让人不敢逾越。掌握着如此大的权利和财富的教父,手里却在安静地抚摸着一只小猫,胸前插着的一支玫瑰娇艳欲滴。从某方面来讲,这也表达了教父深深的孤寂。
镜头里,教父不笑,人也老了,皱纹已经很重了,眼窝凹陷得不行。但即便是这样,马龙·白兰的形象第一时间就成为了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亮点。
飞鸟影视,胥东飞:“什么东西,不是说好的黑帮电影的么?这就完了啊?”
华山兄弟,吴磊:“果然不愧是巨星和超级巨星,这演技,神态、动作、体态,哪怕嘴角抽搐的一个瞬间,都无可挑剔,完美……很完美。”
真正能有一点儿心得的,是那些早已在大佬位置上做了数十年的人物。
看着电影中房间装潢严谨、优雅,却又阴暗密闭,两人开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谈话。柯里昂把上位者的攻心之术展现得淋漓精致。
从拒绝到应承,从进到退,先施以手腕,再诉之以情,老教父的手段高明无比,运筹帷幄显得游刃有余,完全掌握了对方的心理。除了获得了自己最看重的东西,对教父而言,尊重比金钱更加可贵,还符合了自身公平的处事原则。
有顶级的影评大师在笔记中这么记录着。可是他记录着,记录着,就感觉不对了,自己好像错过了很多的剧情。
不是,这部电影里的话不能错过么?为什么只是错过了十几、二十秒,就感觉很想跳回去看?
……
教父:“麦克在哪儿?”
长子桑尼:“别担心,他一会儿就来。”
教父:“没有麦克,我不照相。”
影片里,看似生硬地加了几句话,但是却突出了一个主要人物麦克。可这也不是关键,关键是教父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有的影评人很难理解,作为教父,你可以偏爱。但是,刚才的镜头中,桑尼是长子还接触了家里的生意,这里却非要突出麦克这个人物。要么是麦克很重要,要么后面还有戏,但是现在就开始铺垫,这三个小时的电影,不会太早么?
有影评师写道:“足足看了二十分钟,我才刚发现,如果没有看完,我怕是没资格对这电影发出任何评论了。太难了,身为影评人的直觉,我感觉这部影片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
……
影片已经放了二十几分钟了。
可惜,场面上完全没有出现打架、冲突,乃至火拼的场面。
说实在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剑拔弩张,什么一言不合就开打的事情。
有杀马特少年开始破口大骂:“这什么玩意儿啊?都已经二十几分钟了,里边大部分全是说话、说话,谈话、谈话,这玩意儿怎么就是最牛逼的黑帮电影了?打架都没有,还有脸说是黑帮?”
有杀马特少年发朋友圈:“知道么?最使我惊讶的是,这破片子竟然说是黑帮片的始祖?全球第一黑帮电影?我说实话:还没有古惑仔好看呢!还有……华夏港岛那些黑帮片比《教父》牛逼多了!那刀砍的!那人多的!那才叫黑帮片!”
也有人揉着眼睛说:“不行了,看不下去了,要睡着了……哎呦喂……”
次日上午九点场,这一天注定是值得载入电影史的一次观影盛宴。
一大早上。
无数人提着鸡蛋饼、手抓饼、豆浆、油条、豆腐脑之类的东西,就出现在了电影院。
这一走到影院门口,直接人满为患。
自动取票机前,排起了长队。
人工柜台前,排起了长队。
有工作人员站在检票口,拿着大喇叭不时地喊道:“一号厅的请注意,一号厅开始检票……电影将在十分钟后开始放映……”
这会儿有人嗷嗷道:“不是……你等会儿,我们的票还没取到呢。”
有工作人员喊道:“各位顾客,请大家让场次最近的观众优先取票好吗?我们一定不会让你错过每一分钟的精彩镜头的。”
在大城市,这样的喊话那是很管用的。
在部分小城市,恰好遇上了那种很凶悍的观众,那就尴尬了。
比如。
某县城,一群浑身铃儿响叮当的少年怒骂着:“卧槽,你特么乌龟爬的啊?取个票这么慢?”
被骂的人不服气:“你特么凶什么凶啊?电影院是你家的吗?真以为染两根黄毛,就当自己是黑社会了啊?”
“卧槽……给你脸了,是不是?你知道我谁么?二龙码头浩哥……兄弟们,给我上……”
“喂,你特么这是电影院,我打妖妖灵了。”
浩哥:“打你妹的妖妖灵啊?让你嚣张,让你速度慢,让你装逼……”
……
再比如。
在北东某影院里面。
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正挤在柜台前面取票。
有人举着自己的手机半天了,不耐烦地叫道:“那谁,我都搁这旮旯站半天喽,你给我票取一下咧,再过五分钟就开场喽。”
“喂!那谁,服务员,我跟你讲话呢,你听见呢撒?”
旁边有一人瞅了瞅他,然后举起自己的手机往前面一伸,顿时手长的优势就出来了。当即,那个喊话的哥们气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