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急中生智,道:“若陛下非要出京,那便请陛下带上十个贴身的侍卫,安全好歹有个保障!”
崇祯摆手道:“不可,不可!若是如此,太过张扬!”
在崇祯考虑要出去溜达溜达的时候,一个神秘的客人出现了。
这个人有人说他是叛徒,有人说他是国贼,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总之嘴长在别人身上,想怎么说都是别人的事情,可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英雄,民族英雄。
建俘叫他刘爱塔,朝鲜人称他为刘爱,总的来说,这个人姓刘是没跑的。
大明称他为刘兴祚,刘兴祚老家也是辽东那旮瘩的。
一个被敌人俘获过的人,通常就已经失去了信任,何况还是长发近二十年之久,在刘兴祚再次出现的时候局势已经发生了更本的改变。
刘兴祚被捉到建州女真地区后,因为在建州才干出众,且“伶俐善解人意”,深得努尔哈赤器重与赏识,被分到大贝勒代善的正红旗。
后金进攻明朝挺进辽沈之战,刘兴祚以击敌、追逃等功授备御,并迅速高升,直至副将,受命管辖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南四卫之地。成为后金国中声名显赫的汉官。
然而后金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奴役,汉人的惨遭蹂躏,深深震动了刘兴祚未泯的良知,激起强烈的民族大义感,而开始采取对抗行动。
虽然刘兴祚归心似箭,可如今物是人非,他已不在是昔日的那个刘兴祚,而皇帝也不再是昔日的那个天启皇帝,十八年过去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个时候袁可立也给力,塞要害,焚盗粮,联络诸岛,收复旅顺。这给刘兴祚带来了很大的鼓舞。
袁可立诱降刘爱塔,而刘爱塔又以“狸猫换太子”的“假死”手法骗过后金。
这一滑稽而沉痛的“反间计”使金人老羞成怒倍感屈辱,一直是金人一块无法愈合的历史硬伤。
而到了后世评价:刘爱塔一心报效国家并最终战死疆场,有大宋李显忠之风,是明清战争史上明朝诱降满清级别最高的将领,为辽东间谍战之著名战例。
刘兴祚人生道路之选择与归宿,被史家誉为“兴祚逋亡之余,百计脱归,有宋李显忠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