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良驹与豆

剑上春秋 木卫三 3236 字 2024-05-17

徐潇的这一条忠告不仅仅适用于帮助他人,在其他事情上也适用。为人处世时要分辨清对方需要的是什么,明确对方能接受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态度,这便能体现出他们的性情差异和眼界高度。对于“修为高”的人有一个态度,对“修为低”的人又一个态度,这倒不是因为为人圆滑,而是因为两种人需要的不同。

“师傅,你说你是良驹还是家猪啊。”

萧月生忽然咧嘴坏笑。

“嗯?”

徐潇眉毛挑了挑,萧月生见状急忙改口。

“我是说师傅你是聪明之人还是愚蠢之人。”

“为师自然是聪明之人。”

“师傅,自卖自夸可不好啊。”

萧月生出言揶揄。

“不准胡言,为师若不是聪明人,能与你讲这些道理?”

“谁知道是不是师祖说的呢。”

“你呀你!”

师徒二人哈哈大笑,祥和的气氛围绕在二人之间,直到多年后二人再想起这段时光也会忍不住露出笑意,那段如同父与子的感情让二人终身难忘……

……

萧狗胜觉得,他这个师傅不像是武人,倒像是个感天悟地的道士,在他嘴里总能说出一些大道理。徐潇刚刚已经感悟过一次,现在又要感悟第二次。萧月生倒不会觉得徐潇啰嗦,因为徐潇说的确实有道理。

“你不要觉得我很爱唠叨,我和你说的这些对你日后行走江湖时会有帮助。”

徐潇瞥了一眼萧狗胜,萧狗胜连忙满脸堆笑。

“哪能啊?师傅,您说吧!我可爱听了!”

“少来。”

徐潇横了他一眼。萧月生可要比自己幸福多了,师傅从未和他说过类似的感悟,很多事情都是他自己生活之后总结下来的,这期间走了不少的弯路。萧月生现在虽然只是他半个徒弟,徐潇却对他给予了厚望,对于自己总结的为人处世之道都毫不吝啬的倾囊相授,俨然父亲教导儿子的态度。

每一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更优秀的同时少走些弯路,所以父亲会将自己犯过的错误吃过的亏告诉儿子,告诉他自己面对困难时的解决方法,让儿子在面对同样困难时能够从容不迫,甚至可以找到比自己更有效的方法。徐潇对萧月生也是如此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徒弟在继承樱花剑客衣钵的同时能够有所提升,不只是在武学上,更是在人生上。

“师傅,你快说吧。”

萧月生趴在木桶边缘充满期待的看着徐潇,徐潇无奈的白了他一眼,伸出一指,正色开口。

“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要奢望他人承你的恩情。”

萧月生点点头,这一点他很理解。徐潇救了主家的性命,更是救了朱氏一门的未来。可结果如何?没有当场翻脸还是畏惧徐潇能够踏水而行,否则今天此事定不能善了。江湖中恩将仇报的事情不在少数,如果天真的认为“我救了你,你就一定会报答我”,最后只有灭亡一途。在面对利益、体面、性命等涉及自身争端的时候,恩情根本不值一提。

自古便有身居高位的官员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与权力而出卖母国的事情,这些人不感念母国的养育之恩,不感念君主的栽培信任之恩,为一己私欲卖主求荣,对着敌人摇尾乞食,甚至以此为荣以此为傲,美其名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最后,他们成功了,他们成功帮助敌国吞并了母国,成功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成功让自己的老祖宗死后名节不保,祖坟上直冒白烟,棺材板都快被掀翻了。即便如此,总有人乐此不疲。

可他们在新主子面前能得到更高权力更大利益的人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你能背叛他就也能背叛我。不过也不排除新主子脑袋搭错了弦,力排众议将他放到了高位,奉为功臣。但这些人的结果又如何?要么惶惶不可终日,唯恐东窗事发;要么遭受天谴,最终暴毙而亡。

苍天有眼,这些人不会长久,但会常有。天地分阴阳,一样平衡才能长久。所以这个世上不会全是忘恩负义的恶人,但也不会全是知恩图报的善人。因此徐潇才告诫萧月生,不要让他人感念你的恩情,恩情永远敌不过利益。

“第二,帮助别人要量力而行,不可做看客,也不可超过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否则便是不知轻重,会好心办坏事。”

徐潇伸出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