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预朝政,深得李隆基器重,兄弟二人之间相处日长,感情笃深。李隆基此时也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者了,虽然身子硬朗,可看到自己的哥哥骤然离世,不免心中生出一丝悲凉之意。
李隆基哀痛不已,也做出了一个让朝堂震惊的举动来。
他给自己的哥哥,宁王李宪,加上了一个谥号:让皇帝。
这是一个在这个唐朝绝无仅有的事情,追封自己的哥哥为皇帝,前面还加上了一个让字,表明自己的皇位是自己的这位哥哥让来的,除了令人震惊之外,这也是无以复加的荣誉了。
这个决定做出来之后,满朝震惊,也有不少官员前来劝阻,其中就包括李宪的长子汝阳郡王李琎,其上表恳辞,陈情恳切,谦退不敢让自己的父亲当帝号。
李隆基不许,仍是将自己的哥哥李宪追封为帝,将李宪的王妃追封为皇后,赐葬惠陵。
既然李宪被追封为皇帝,那他的丧事便是国丧了。
李隆基颁下旨意,李宪治丧期间,长安城各级官员及市民百姓,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沈锋这几日除了上朝和在金吾卫衙门处理公事之外,便都在家中陪着钟离素。闲着没事,沈锋便拿起几卷当朝的法律书册看了起来。
钟离素微微惊讶,看着沈锋道:“沈郎怎么也开始钻研起大唐律法来了,之前可从没见你这样。”
沈锋故作严肃:“本将乃是金吾卫掌卫大将军,自当深研律法,这才好恪尽职守!”
听沈锋这么一打官腔,钟离素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
其实沈锋看这些律法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了解一下大唐的各项罪名,看那个能适用于那个兵部尚书卢旭!这些天来公孙岚那边还是毫无进展,沈锋心中焦急之外,也是有些上火。
这一日过了中午时分,程安趁着无人的时候又来到沈锋身前,悄然说道:“公孙堂主有请阁主去怀远坊灌云楼一叙,那件事情有进展了!”
杨玉环目光低垂,答道:“臣妾也是今晚即兴而发,并未来得及谱曲。”
李隆基微微一怔,他精通音律,曾经亲自为杨玉环谱写了《霓裳羽衣舞》,自然能够听出她的弦外之音来。此情此景,李隆基心中有愧,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随即,杨玉环将琵琶交给了身旁的侍女,又走到了李隆基身旁。
“不知下面还有什么乐趣,臣妾陪圣上一起去看看。”
说完之后,杨玉环挽着李隆基的胳膊向楼下走去。
原本围着的众人都散去,各自继续娱乐起来,沈锋依旧静静的站在那里,仍在回味那首荡气回肠的《绣衣行》。
临下楼之前,杨玉环看似无意的转头看了沈锋一眼,目光闪动。
一个多时辰之后,这场欢乐之宴便结束了。
众人依次离去,杨玉环也亲自相送起一些皇亲国戚来。
沈锋走到门口刚要离开,不知何时,杨玉环悄然来到了他的身旁。
杨玉环目光闪动,趁身旁无人时,轻声向沈锋说了一句:“沈将军,今晚那一曲,只是为你一人所奏的。”
沈锋的心头猛的一颤,抬头看着杨玉环,四目相对,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沈将军慢走。”身旁有几人走过,杨玉环微微一笑,对沈锋说道。
“谢贵妃娘娘,臣告退。”说完之后,沈锋躬身行礼,心意怅然的离开了兴庆宫。
……
七日后,平康坊,升平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