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 170 章

公主府庶子 小小知了 8450 字 2024-04-23

“难为你这般用心,母亲很喜欢。”

长公主对崔茂怀说这话时语调同以往有些不同,神情也略有变化。只是不及崔茂怀细看,辛姑姑就上前道:

“娘娘既喜欢,到屋里小坐歇息片刻再出来添置这山水景色吧。您不知道,二公子不仅把院里您能赏景消遣的考虑到了,便是里面,也安排的处处妥帖,比奴婢想的还精细呢!”

长公主含笑说好。

于是一行人便都往屋里去。就是茂琛、茂澜几个,虽然贪新鲜想去玩,也到底是知礼的,明白母亲刚到,稍后又有正经事办,只都捧着盒子跟在后面。

进屋自然是低调中透着奢华,一应坐卧摆件,都和长公主惯常用的有几分相像。但这些可全不是崔茂怀的功劳,毕竟这屋里,乃至府中大部分家具器皿,全是从公主府拉过来的。

当时装饰这屋子,崔茂怀就干脆拜托给辛姑姑。毕竟她伺候长公主多年,更知晓其喜好习惯,到时候长公主住的也能更舒服不是。

果然,这会看长公主的反应,该是对屋中摆设用具满意的。

崔茂怀再得了长公主一句“很好”,众人才先后坐下,说话还是今日宴客的相关话题。直饮了一盏茶的功夫,长公主方开口对崔茂怀道:

“时辰不早了,今儿是你的好日子,外面需要你拿主意的事情更多。咱们母子想叙话什么时候不能说,你只管先忙去。倒是听你大哥说你认了那个叫阿秋的孩子做义弟,准备把手里的生意寄到他名下,这是好的。”

长公主给予肯定。

“你已正经是朝堂中人,再背着商贾的名声于将来确实不妥。虽说那孩子不能上族谱,但我也听说了他母亲和他护佑你们母子的事,确是忠仆。既然今日宴客要做义弟介绍,那便先叫过来让自家人都见见吧。”

“是。”崔茂怀没有犹豫。

有关阿秋,他当初提起认义弟的时候周辞渊就说过,若有机会,阿秋能得侯府那边认可更好。

这种认可不是说让崔家也认阿秋做义弟,而是代表了侯府对阿秋的态度。毕竟阿秋今后接触的人群少不了豪门权贵,即便崔茂怀现在身份已经不同,但单崔茂怀一人口中的“义弟”,还是崔家认可的“干亲”,分量是不同的。

只是论及阿秋和崔茂怀的关系,不可避免,就能回溯到崔茂怀亲娘的事上。不管张玉巧已去世多少年,但你得承认,这于另一个女人总是心里的一根刺。

也许这刺细如牛毛,也许多年后这根刺早已经被磨的几近于无。但想想人的手脚偶尔扎了毛刺,察觉不到也看不到,只是真碰到那地方也能真的毫无知觉吗?

所以崔茂怀压根没想实现周辞渊的话。却没料到今天长公主会主动提起此事,而这样的“抬举”,更多的倒像是在替崔茂怀笼络人心!

阿秋来的很快,穿着崔茂怀给备的赭红花纹簇新衣袍,进门纳头就拜。

崔茂怀也是此时才发现,今日全家齐聚,穿红的好像就他,须金勒,和阿秋三人。

如今讲究的是“红男绿女”,遇喜事男子正当穿红色。

崔茂怀一身绯红银丝锦织圆领宽袍,真真是富贵喜庆的不得了。须金勒的茜红暗花翻领袍亮丽简单,又在翻领和袖口都用了宝蓝色镶边,正和须金勒的腰带、靴子颜色相配,显得须金勒更精神!

阿秋的袍子实则底色不是红色,但赭红纹路从上到下,瞧着自也喜气。

他们三人之外,崔茂睿今日穿的是一身湖绿锦袍。崔茂琛身上白色织锦团花和崔茂怀身上的衣料一样,皆是贡品。另有嘉哥儿、馥姐儿、茂澜,乃至长公主,按说小孩子和女儿家装扮都少不了红色元素,可也只用了桃粉、浅海棠之类的颜色,并不撞他们身上的穿着……

崔茂怀不禁暗叹这样的贴心周全。

虽说后世受邀去参加婚庆生日或商务宴会,不抢主人家风头是基本常识,但到底和眼前感觉不同。

阿秋行了礼,长公主就叫起了,简单勉励问了几句。崔茂睿便接话说崔茂怀既要认他作义弟,想来他必是个好的。那么今后到了外面代表的就不仅是崔茂怀和县子府,也是镇平侯府和长公主府,更当谨慎、竭力。

阿秋忙又跪地应是,发誓绝不敢辜负崔茂怀。又对县子府、侯门、长公主府表了一番忠心,才又叫起。

最后,长公主和崔茂睿都给了表礼,方让阿秋退下。

崔茂怀看的其实有点不得劲,但他身处此时,明白阶级身份之间的鸿沟有多大,于阿秋而言,这样恩威并施的抬举大约就是他的此生最大的造化了……

等阿秋出去,崔茂怀便也准备到前面看看。长公主就发话说让大家都去忙,不用在这里守着了。若有女客只管往花园里安排的轩阁引,再派人告诉她一声便是。

于是众人一道退出来。

然后就听一声笑,茂澜、茂琛、嘉哥儿几个已经奔向山画捡了喜欢的微雕安插起来,独馥姐儿被她奶娘紧紧搂着哄,不肯带他去冬日有水的地方,怕过了寒气。

“二叔……二叔抱……”

崔茂怀带着须金勒都快走到门口了,忽听得身后哭唧唧小奶音,一瞧是馥姐儿,崔茂怀便拍拍须金勒的肩示意他等一下。笑着过去从奶娘怀里接过冲他伸手的小丫头,然后看着他噙着眼泪的小脸就势高举颠几下,咯咯笑声立刻扬起在院子里。

“二叔,二叔……那……”

馥姐儿高兴了,喊崔茂怀喊的更欢。小脑袋上的啾啾扫着崔茂怀的脸,小手指向山画的方向,满是雀跃期盼。

崔茂怀:“。。。。。。”

都是每次见馥姐儿无有不应的,这精明的小丫头才在别人不肯应她的时候立刻想到自己吧。

可是……没瞧见你爹娘都在跟前吗?

虽然按崔茂怀的判断,馥姐儿裹得跟个球似的,抱着都挺沉手,这院子也都铺了地暖墙暖并没有想象中的冷,完全可以去水边玩。但崔茂怀到底跟馥姐儿隔一层,不比崔茂睿、何宛中有话语权啊!

一大一小就这么近距离黑眼珠对黑眼珠僵持对望着,崔茂怀正琢磨怎么转移一下小丫头的注意力。一双手就突然伸过来直接将他怀里的馥姐儿提走了。

是真“提”!

“你自去忙,不必理她。”

和崔茂睿声音同时发出的,还有惊吓后小丫头哇哇大哭。崔茂怀距离这父女俩最近,超清楚的看到馥姐儿哭声大起的瞬间崔茂睿一闪而逝的被惊吓到的表情!手抖了一下跟着又稳住了……

让崔茂怀差点笑出来!

好在,及时忍住了。

“馥姐儿不哭,让你爹抱你去插小亭子好不好?”

崔茂怀哄馥姐儿,也是觉得这是个难得的亲子机会。他相信崔茂睿对几个孩子是有父爱的,只是囿于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秉持什么‘严父’、‘抱孙不抱子’的可笑观念,让他完全不懂怎么当一个好父亲。

而馥姐儿一个软乎乎的小姑娘也许刚好可以当个突破口?

崔茂怀话是这么说,事实心里也没底。怀疑崔茂睿下一秒就要把馥姐儿丢给奶娘或何宛中。万没想到,崔茂睿听了崔茂怀的话,只略一犹豫,竟真的把馥姐儿转了个身,生涩的抱着馥姐儿往山画那边去了?!

一时间,院子里除了潺潺水流再无杂音,大家都一副太阳从西边出来瞧稀奇的眼神看崔茂睿,崔茂琛更是直冲崔茂怀眨眼睛,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崔茂怀回以“自己看”的眼电波,至于茂琛能不能翻译出来就不归他管了。然后余光一瞥,就见崔嘉手里拿着个泥人雕塑站在一块山石上,正满脸惊奇的看着朝他那边走去的崔茂睿。

眼里的羡慕期待,裸、露的明明白白。

崔茂怀忽而就转头看向院门口,那么须金勒呢?这样的父爱,他会羡慕吗?

一声“金襄郡王到了!”让所有人都暂时把此刻的情绪收了起来。

老王爷身份、辈分摆在那儿,大家又都知道这关系不同,于是纷纷整理衣袍,准备外出迎接。崔茂怀领着须金勒当先过去,刚出大门,就见轿子已经到了。

“祖父。”

崔茂怀直接喊祖父和须金勒一起把老王爷搀出来。随即崔茂睿、崔茂琛也都过来行礼。进了二门,就见辛姑姑和崔茂澜扶着长公主已等在这边。

长公主见了老王爷先行礼口称“王叔”。老王爷微微偏头,用好的那只眼睛细细看过长公主,接着竟是一叹,“蕊丫头,你都是做祖母的人了,怎么反倒不知保重自己呢!”

众人不解,一齐望向长公主。

就见长公主笑笑,然后就让大家各自忙去。众人都没有第一时间动,老王爷便拍拍崔茂怀,也是对众人道:“你们去吧。我跟你母亲说说话,等开宴我再过去。”

老王爷和长公主先后都发话了,大家虽心有疑问担心,但到底都行礼走了。

何宛中、崔茂澜和辛姑姑去往花园。崔茂睿得了费大禀告,一人去了这边的住处。剩下崔茂怀领着崔茂琛、须金勒去前院。

“二哥,你老王爷的话是什么意思?”走开好一段,崔茂琛问崔茂怀。

崔茂怀略有猜测,但不确定的事他哪里能跟崔茂琛说,便摇头只作不明白。想了想,又开解崔茂琛,“大约是觉得母亲忧思过重了。我昨日不是说母亲气色瞧着不好,但既然请了太医查过身体无碍,那应该不用太担心……”

“肯定还是西院让母亲放心不下。”

崔茂琛咕哝一句,神情忿忿,但倒不像刚才那般着急了,跟着就和崔茂怀吐槽:

“二哥再猜不到,我才听说今儿个母亲和大哥出门,西院那位荔姨娘居然挺着大肚子跑出来哭死哭活非要跟着一道来。说什么偌大的府里丢下她一个人害怕……最后是母亲身边的大力嬷嬷直接把人拖回去的!啧啧,大哥也是,看上的都什么人啊……二哥是没见到,荔姨娘现在的肚子这么大,还整天不安生……”

崔茂琛说着,介于崔茂怀年后再没见过荔姨娘,还形象的跟崔茂怀比划了一下荔姨娘扣锅般的肚子。

“这是快生了吧,还敢折腾!”

崔茂怀看那形容模样,虽然他没娶妻生子过,可前世现实中、影视剧里总也见过孕妇,反正肚子的确挺大就对了……

心里似有什么闪过,只崔茂怀到底没在意,跟着那点异样就彻底消失无踪了。

门口的小厮疾步跑来禀报说安国公府的老夫人、大夫人、二夫人,并两位公子,三位小姐到了的时候,乔迁宴正式拉开帷幕。

崔茂怀作为主人领着崔茂琛、阿秋和须金勒在府门前亲自迎客,崔茂睿则在里头帮忙待客。

但凡来的,熟的不熟的,亲近的,泛泛之交的,崔茂怀都只扬着笑脸先听对方说一番乔迁贺喜的吉祥话,他再回以谢谢谢谢!或加一句开宴了得亲自敬您一杯……

最后视来客的重要性,由小厮,或阿秋、茂琛、须金勒,自己引到开宴的地方。

女眷那边车马直接进侧门,由大嫂何宛中和茂澜、辛姑姑负责接待安排。花园里长公主已经过去坐镇,宴上所用也是长公主府的得力嬷嬷、姑姑,总归是让崔茂怀放心的配置。

鼓乐响起的时候,崔茂怀还在门前迎客,且已经觉得好累了。以至客人到的差不多,崔茂怀再回到宾客齐聚的厅上,竟第一时间没察觉到微妙的气氛。

但这也不过短短一瞬,崔茂怀就知道大家已经见到老王爷,且私下都知晓老王爷为什么会在这了!

崔茂怀脸上笑容不变,甚至更灿烂几分,饶有兴趣的看着、听着和他寒暄问候的古人们,好奇他们的态度变化。

变化的确有,但古今好像多有相通之处。

碍于场合地位,有人掩藏着厌恶表现的殷勤热络;有人面上客套亲近身体却不自觉的在避离;有事不关己毫不在意的;有远远看着眼里写满是好奇探究的;有不掩鄙夷轻视但到底强忍着没有立刻走掉的……

崔茂怀觉得好有趣。

有心和周辞渊分享,可惜那家伙不知去哪了,到现在都没回来!

崔茂怀略遗憾,跟着就见崔茂睿快步过来引着他往前面去,神色有点奇怪,还问他道:“前面…是你下帖请的?”

什么?

崔茂怀莫名,等到了正堂扫过当先几桌坐着的客人,心下不由啊一声,旋即又忍不住笑了……

周辞渊说不必他费心,是这个意思吗?

认真说起来,崔茂怀由白身平民升为官身没多久,但架不住他有酒楼和山庄两处阵地,所以便是不刻意结交,崔茂怀也认识了不少朝中人,其中有些关系还不错。

但怕犯忌讳,也因为侯府和成王那边的联系,崔茂怀之前几次办宴都没有请全人。

到这次乔迁宴,不论侯府如何打算,崔茂怀自己原本还要按以前的名单发请柬。周辞渊却问他,“有石峰在陛下跟前打小报告,你跟谁家有来往、与谁认识,你觉得你能瞒的了陛下?”

崔茂怀皱眉,“那怎么办?”

“大大方方都送请帖过去。”周辞渊答。

崔茂怀于是掰着手指把他可能要请的人家拨拉了一遍,然后再问周辞渊,“你确定这些人家我都送请柬过去,陛下不会多想?”

“越藏陛下才越会生疑,你只管送,那些老狐狸哪个不比你聪明,自有人帮你费心……”

这是周辞渊原话,崔茂怀虽然想不通,但基于对周辞渊的一贯信任,还是照办了。

刚才在门前迎客,因为人多,他又来来回回的根本没有注意到,此时来客按照预定的座次坐定,崔茂怀终于明白周辞渊的奸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