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着屁股,揉着眼睛的四喜想很快的追上去,却被自家母亲拍了拍屁股打了两巴掌,终于老实了。
“三丫哪去哩?”
“割猪草!”三丫吐了吐舌头,这才发现自己说话的口气是半点不像黔南人,什么“哩、呀”的语气词,自己硬要说也说不出那个味儿,能搬走还是到大桥镇的好,大桥镇哪里是南来北往的客商,说官话的比较多。
“三妮儿,过来过来——”
三妮仔细的看了看面前的人,这才勉强认出这是她爹爹的堂婶,自己该叫做三奶奶的。
“三奶奶好!”十几年的书香熏陶,侯家又是黔南大商,三丫的规矩仪态已经刻入骨子里,抹不掉了。
7岁的小伢子乖乖巧巧的,动作说不出的好看,让这位三奶奶心里只觉得喜欢,心里觉得这孩子以后肯定有大出息,这样想着,原本拿出来的两个苹果觉得少了,硬往三丫篮子里又放了两个。
乡下地方水果本就稀罕,他们这里虽然有种,但大都是送到镇上去卖的。
“谢谢三奶奶,”说着三丫和堂奶奶挥了挥手,一个牵着牛往地里去,一个背着箩筐往上山走。
一个屯子,怎么都有些亲戚关系,盛了情,自家父母对长辈们也是孝顺有佳的,是以三丫也不觉得受不起,四个苹果,回家正好一人一个。
一路上又遇到许多人,三丫和他们打了招呼,继续往前面走,遇到问怎么走了那么远的,都只说是娘亲让她去拔些菖蒲、野姜,陈母娘家就是屯里的行脚大夫,是以大家都不曾怀疑自己,加上远离又有意识的躲着人,没人觉得奇怪。
山路崎岖,在三丫消耗了一个饼,半壶水,让开了四五条毒蛇的情况下,终于到了地图上标记的目的地。
这是一条从山上崖洞里流出来的小溪,溪水透明,时不时的有两只蜻蜓往水面略
过。
再往上,是一条长满茅草的便道,偶尔会有苗医进到山里。
抬头往上看,在距山顶300多米的地方,可以清晰的看到十丈见方的大崖洞。
桥头阿公常说那里面有大妖怪,黔地多蛇,他们这里又是河谷,连村周围的田里都时常见到毒蛇,何况山顶的野地,村里祖祖辈辈的人没有敢往上闯的。
三丫也不敢,幸好地图标注的是她面前的小溪。
只是,这小溪里哪儿能有一座金山,难道是一个金盆栽?
不管了,三丫小心的用竹竿打了打溪边茅草,此时临近正午,蛇虫较少,又看了看地图,确定周围100米没有什么危险,这才将茅草割了往地上一放,卷起裤脚下到地图上标注的蓝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