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熹闻言面色变得有些微妙。
秦明煜一个晋王世子,怎么会对岳麓书院感兴趣,弄来个山长当?而且还正好是她上任的档口…
秦明煜对上李熹的眼神知她大概在胡思乱想些什么,便莫名其妙有些不自在的移开目光,佯作赏景的模样解释。
“我伤势初愈,闲在府中太闷,不如寻些差事做做。”
不带李熹开口,秦明煜便将话题转移:“你今日堂上发下的试题,我有一处想问问你。”
李熹见秦明煜这副模样便识趣的打住,老老实实的与秦明煜讨论起了今日的试题。
二人在并未在花苑中久待,毕竟还是冬末春初,花苑小亭中四面透风,站久了便会颇为寒冷。
李熹将秦明煜领去自己的竹屋中,二人便如此东拉西扯的聊了半晌。直至二人将一壶茶水喝完,这才准备离开岳麓书院。
李熹今日便只有上午的一节课,此时只需将学子的试题批阅。
她坐在竹室的桌前批阅学子的试题,秦明煜则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去了书卷来读,二人此时聊累了,便皆是安静的做自己的事。
李熹将试题一张张看过,忍不住扶额。
学子中除却李阮,还有几位试题做的不错,但是剩余之中有几张试题让李熹简直不忍直视。
其中最甚者便是王守诚。
李熹的试题是按照难度依次递增的顺序安排的,示意前面的题目做出的学子不在少数,实力分化便在后面的题目上体现了。
大多数苦手与题目的学子不是未作答便是打错,只有王守诚,老老实实的在不会的题目上全部写上了“夫子,这道不会”的字样。
李熹将王守诚的试题看过一遍,入目全是“这题不会”与“这题也不会”的字样。上一世还是学生时代时,李熹只当这样的学生不过是逗乐话题,不想这便教她碰上了。
秦明煜也察觉李熹扶额的动作,便也上前取过王守诚的试题看了一遍。将王守诚的试题看过后,秦明煜挑了挑眉,又见李熹看起剩下的试题也是拧眉,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看来这差事不好做。”
李熹闻言自试题中抬脸,见秦明煜眼带笑意,便知他在揶她。李熹扯了扯嘴角,算是默认了秦明煜的话,就试题来看,日后确实有她忙的。
……
待到岳麓书院下学时,李熹才与李阮秦明煜二人出了岳麓书院。
秦明煜于岳麓门外正欲与李熹李阮道别,便见到李府马车的车轮上又一圈遮覆物,不知是什么。
待秦明煜问后,李熹顺着秦明煜的目光看去见秦明煜问的是马车车轮上的橡胶胎,便向秦明煜解释起来。
秦明煜闻言挑眉,因为知道李熹时常有些奇思,便在得知李熹将自秦正礼处得来的生胶制成车胎之后,也未有太多惊讶。
他简单的问过李熹后,便不准备继续聊下去,毕竟此时不是细说的合适时候。
李熹与秦明煜告别后,便准备与李阮上车。
还不待二人上车,李熹便听闻身后传来呼唤声。
“公子!公子留步!”
李熹与李阮闻言皆是回头,自书院门口不远处快步赶来一位青衣少女,她手中抱着一把纸伞,远远望着李阮。
李熹不识得这位赵曼青,便知晓来者大概是寻李阮的。
赵曼青见李阮望向她,便加快脚步近前来,向李阮投来一个腼腆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