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上任

白鹭洲与岳麓书院皆是向李熹抛来了橄榄枝,李熹最终在李阮的劝说下决定同意去往岳麓书院任教,教授学子算科。

此时还是新春休沐之间,李熹暂时没什么急事要办,便打算赶在休沐结束之前将自秦正礼处的来的生胶简单加工一番。

由于时代技术的限制,李熹在对生胶加工时,脱水干燥等过程皆是只能简单操作,再加之此时季节缘故,根本做不到现代橡胶的加工工艺。

好在李熹早有心理准备,她此次不过取了自秦正礼处的到生胶的一小部分作为试验,想看看若是她来动手,究竟能做到哪一步,能做出什么样的结果。

自清洁除杂这一步起,李熹便亲自动手,但由于技术限制李熹做不到高度清洁,而且南燕上贡的生胶已经是简单清洁过的了,所以李熹这一步并未有什么成果。

此后的干燥脱水等步骤,李熹也是尽她所能的做到最好。

如此折腾了将近半个月后,自秦正礼处得来的生胶已经是能够初步利用了。虽然质量远远比不上现代橡胶,但比起南燕上贡的生胶是要好上不少。

鉴于不愿提前将此事宣扬出去李熹便将制好的第一批橡胶应用在了李府的马车车轮上。

此前李熹一直便为这个时代的木轮马车而感到十分不适应,每每出行稍有颠簸便能将她颠的屁股发麻。此次有了橡胶,少不得为李府的马车改造一番。

李府的马车装上胶胎后,李熹便时不时的乘车出门,以测验胶胎的耐久度及实用度,结果还是比较让李熹满意的。

在制作胶胎之后,李熹便开始考天-朝灌溉方式的问题。

天-朝此时农业种植灌溉尽数为漫灌,在李熹看来,漫灌对水资源的浪费不是一星半点的,又在此时隐隐有旱势的年岁来说,漫灌十分不可取。

李熹是有心将漫灌更改为滴灌,奈何没有制作塑料管、胶管、毛管以及滴头的技术,如此便难以实行滴灌。

此次李熹剩余一部分生胶,便是把注意打在了制作滴灌水管的上,准备亲自上手制作试一试。

依旧是按照此前加工生胶的方式加工手头上的胶,只不过李熹在塑形时改变了方法。

制作胶管的时间不短,这段时间里李熹皆是窝在府中与工坊不怎么去其他地方。

自上次秦明煜因李熹的隐瞒而微恼之后,李熹被生胶的事缠住,已经是许久没有见到过秦明煜了。

秦明煜自那以后回了世子府,也再未主动去往李府,虽说会时不时想起李熹,但终究是未有主动寻李熹,二人就这般相互不闻不问,竟有半月之久。

此时新春的休沐已然快要结束,李熹也已经将手中的事情放下,准备在书院开学授课的当天上任。

……

“白鹭洲与岳麓聘请之事,李熹作何回应?”

半月未与李熹见面的秦明煜此时正坐在世子府的书房中,向手下问起李熹的事。

“回世子,李大公子婉拒了白鹭洲书院,约莫休沐结束便会去往岳麓上任。”

秦明煜其实也猜得到李熹会选择岳麓书院,此时多此一举的问属下,实在是许久未见李熹,不知怎的就想问问她的近况。

秦明煜听罢挥手命属下退出书房,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放飞思绪。

回想起那日他微恼离去,便不曾在去往李府,这段时间里李熹竟也从未上门寻他…

李熹究竟是怎么想的,秦明煜只觉李熹身上有着不愿告诉他的秘密,也因此三番两次的隐瞒敷衍。

一想到李熹的不信任和敷衍,秦明煜便不自觉的恼怒,甚至还有些微微的无力。

岳麓书院是吗?

既然李熹不愿说,那他便自己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