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知道

我心想,哪里是赶巧?早知道他这会儿到,我就早半个时辰过来,直接搁下功课走人算了。

交了作业,李允墨勉强点了头:“倒是一遍不差,只是这笔字,比以前好不到哪里去啊!”

我有些委屈:“先生,这么说是比以前好多了!”

“是么?”他也不看我,拖了长长的尾音,示意我说下去。

“以前,您是不承认我写的那叫字的…”我硬了头皮,越说声音越低。

李允墨“啪”地一声放下手里的稿纸,怒瞪我:“你倒是好意思说,我这个做老师的都替你脸红呢!”

“先生放心,日后若是有人觉得我的字不好,我一定不说出您来!”我笑着撇了撇嘴。

他听到这里,也笑出了声:“好了,不提这个了,最近在忙些什么?”

“一个奴婢能忙什么呢?忙着争宠,忙着请赏,不过是这些罢了!”我轻轻地感叹。

“知秋也是这样的人么?”他显然不信,看了我一眼,继续问,“我是说,没事的时候,你都在做些什么?”

没事的时候?思考。一有时间,我总会忍不住思考。思考皇宫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思考你的七弟是个什么样的人,思考我该怎样才能开心地活下去,即使没有爱情。

可是,我不能这么说,只能跟他扯:“忙着赶功课,好交先生的差啊!”

“这个笑话说得一点都不好!”他一本正经地摇头,抽出一张稿纸来,慢悠悠地念,“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些天一直在想这些?”他又问。果然什么都瞒不了他。

我低了头,算是默认。

李允墨一脸漠然:“既进来了,就不要再想,想了也是没用。”

他这样说,倒让我有一种“一入侯门深似海”的错觉。这里是皇宫,应该比侯府更深吧!想到这里,我脸色黯了黯,轻声答应:“是,知秋知道了。”

大概见我难得这么乖巧,居然没有抬杠,他看了我一眼,悠悠地说:“吴均的这首诗是不错,我的母后在世时也喜欢这样意境的诗。每年这个时候,她常边抱着我边念,‘秋宵残雨上窗纱,一点流萤照暮花’。”

“觅得轻罗穿竹径,已随风叶过邻家。”我知道他说的是养母孝懿皇后,皇帝的第二任发妻。那是他心里的眷恋,我明白却说不出,只能接下去背完徐先生的这首《秋夜即事》。

这个孝懿皇后,听宫里的姑姑说,最是端静娴雅的一个人,心地善良,待人又温和,没有一点皇后的架子,宫里当年人人都喜欢她。只是她一生都不曾有儿女,只帮德妃抚养过三皇子。

回去的路上,仍然忍不住感慨,那么高贵的一个女子,却有这样绮丽的心思。

这宫,这人,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太子举行册妃大典,凌贵妃早早地派了人吩咐她侄女凌朝樱和她女儿珈蓝打扮好了赶紧过去。我推说头痛,赖在屋子里不愿出门。

湘绣就直笑我,说我竟是个没福的,这样的盛典难得一见。

想到皇帝对这个太子日渐不满,我在心里冷笑,今天这场盛典的主角都不见得多么有福,我这个没福的又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