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余江和杜储去了江南打探,没想运气贼好,居然遇上了金家主脉的人,但金家人却是一直在躲躲藏藏的,这位金家人原是施巧丈夫的亲弟弟,由于兄弟二人年纪相差的有些大,眼下也只得十四岁。
然而便是十四岁的少年郎,经历了这一些后,也知道了自我的保护,他被旁支赶出金家后,便开始四处流浪,做过乞丐,吃过糠米,倒是被他查到了施巧的几处粮仓。
“这位施氏的确好手段,知道为何江南各处官粮仓会缺粮么?她先是提前收走百姓新产出的粮食,随后百姓用银子缴了税,江南富饶,收上来的税银不少,可是这几年四处征战,耗银无数,于是银子是一点一点的耗尽,可是施氏却是收走了粮食后便不再往外流通。”
“所以市面上的粮食越来越少,金家的财产无数,她财大气粗,只管将粮食收走,便听说有一两处粮仓因保管不善,都坏了,施氏也不准卖粮,而且每年都收,这三年她基本将南方大半地区的粮食收走,百姓们无粮可买,但好在有钱,也不影响市场粮价,一时间无人能发现。”
“而且朝廷颁布的新税政中,是不准百姓胡乱提高粮价,并对吃穿用度都做了市场的指导价,原本这一招政策是不成问题的,可是施氏却是精明,她不恶意提高粮价,她就是耗去金家的银子收走粮食。”
“害得市场上无粮可买的时候,市场上的粮价不得不提升,若是不提升,缺粮的百姓就得饿死,甚至市场上出现两面价,表面上一套价格私下里一套价格,好在影响的面积不大,眼下都没有出现什么事情。”
“可是依着施氏的手段,一但凤国常年起战事,或者有天灾人祸之时,她便是握有大半百姓的粮食,决定着他们的生死。”
余江一口气说完,以为苏宛平会很吃惊,没想她却并不吃惊,反而说道:“我猜也是这么一个手段,所以才叫们去查官粮仓的,官家和宁相决定了新政可以用银子做流通,我便知道弊端不少,可是我没有想到这新政才出,施氏便有如此智慧,我不得不佩服。”
所以也不要小看了这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科技虽然不发达,还是冷兵器时代,可是人的狡猾与阴险,都是一样的。
余江和杜储原本以为这事儿会令苏东家很震惊了,一路回来的时候,他们还在想着,要是苏东家知道了这事儿,该怎么出主意呢?他们想了一路都没有想出对策来。
眼下看到苏宛平一脸淡定,立即生出希望,余江问道:“莫非苏东家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