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又一命案

由于是女尸,停在义庄,向来忤作验尸时,不得旁人在,事后也会整理好所以此案有些为难了。

杜储见苏宛平皱眉,想来也没能看出什么来,便建议道:“苏东家,咱们尽快找个师爷来,咱们初来陵县,什么也不懂,若不寻得一位地方师爷,咱们手脚施展不开,只是寻师爷也是有讲究,既已骋用便得万般相信,所以此人不仅人品上、处事上还有也必定是在这陵县有些影响的人物,不能是胆小怕事之人。”

杜储说的也对,苏宛平发现在案子上无法帮到弟弟,那她可以为弟弟请师爷去,于是兵分两路,苏义接着查案,苏宛平和杜储却开始暗中寻找师爷。

陵县有数位举子,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有三位,他们先从举子着手,随后不成再找秀才。

这三位举子出身都不同,一位寒门出身的,早年间读书时有富绅资助过,事后多次会试落第,如今不再下考场,也就在陵县才子们当中有些名声。

另一位举子家中住在县城里,家里是行商的,吃穿不愁,如今三十有五,有妻有子,多次会试落第不曾气馁,仍旧在考试,便是去年也赴京赶考了,不过仍然落第。

最后一位举子却不在陵县里,反而在江陵一带都很活跃,此人如今住在石首县,原本石首县骋用他为教谕,他不肯,估计是性子自由惯了,便是江陵各地富绅官员对他也是礼让三分,此人身世也简单,小时候寒门出身,十五岁那年母亲改嫁,居然嫁给了石首县的主簿,于是他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

再加上都为举子,这些地方官员多有忌惮的,他们虽说没有入士为官,可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一但有看不惯的,指不定就写上去了,江陵知州刘解向来看重这些才子,对这些才子的谏言也很听信,这些地方官员虽有怨言,却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好在这些才子们也不是不讲理的,只要不触及他们,别让他们发现腌脏事,他们倒也不管,平素聚在一起,也多是诗会酒会,不会谈及朝政。

苏宛平看过三位举子的经历,她指着石首县的这一位说道:“就他了。”

杜储一脸的疑惑,“为何?”

“他很滑头,九爷,看啊,这人呢不做教谕,却有做教谕的关系和能力,随后他母亲能改嫁嫁入石首做县主簿夫人,也有能耐,而他能顺应时机跟着去往石首县,想必有不少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