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宛平自是不会让村里人出了,虽说当年他们做的事害她差一点儿翻不了身,不是不记恨的,只是如今傅家的地位已经不是当年,一言一行都得万般的注意,尤其在家乡的名声很重要。
苏宛平叫了一个镖师回城里找管事的,将她列出的清单一一备下,马上送来。
一家人吃过早饭后,苏家族里又来人了,却是运送了粮食和肉过来,说昨个儿族长走得急,没有想周全,接下来数日,必有不少人会过为吃宴,苏家族人以后立足梅岭县,自是要慷慨。
苏宛平听明白了,既然族长好面子,便收下了这些东西。
果然到了晌午那会儿,前后来了三桌客人,这些人往日都不曾见过面,却个个来巴接苏义的,都有同乡之谊,想在苏义面前露个脸,以后有什么事儿也好寻个方便。
然而所有来了的人,苏向才都派了送粮过来的族人将他们一一登记了,苏宛平这一点上倒没有想周全,原本以为是蹭个热闹,没想还有这么一层意思。
当真是将她弟弟看成什么了,是万能的么,说起来刚出士为官,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知县罢了,而且历来有规矩,不可在家乡县城里为官,如今苏宛平算是看明白了为何会有这样的规矩。
不然她弟弟要是在梅岭县为官,这里里外外不是同村人就是同族人,再不然也是同窗好友,要怎么做那公平公正的知县,这一点上安排的太好了,苏宛平看到这些富绅们的热络劲就郁闷。
以前他们困难的时候谁会记得呢?如今来巴接,混个熟脸,她一看到是贵重的贺礼,她便叫人直接退回去,可别落得一个贪污的罪名。
这会儿苏宛平也知道了,这族人在这儿记住谁来吃过宴,送了什么礼,说了什么话,就是为了澄清苏义的为人,不想以后这些人为此大作文章。
而且族人登记之时,这些来客也是看得清楚,虽说心头不舒服,却也是不人敢再造次,果然族长想得还是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