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看着年长些,长得像根竹杆儿似的,他便先开了口,“想不到还能遇上各位,我与韩兄在此躲了一日一夜,当真是吓得不轻。”
两人的眼神不知不觉飘向各人碗中的面条。
苏义见状,便亲自给两人端来了碗,他们也顾不得一身脏乱,却是端起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待两人吃饱喝足了后那年长些的方说道:“我叫范海,巴东郡人,是恩科乡试的新晋举人,出身寒门,家中尚有父母兄长姐妹数人,一家人送我读书出来不容易,好不容易集齐了盘缠,独自往京城来,没想到快到到京城了却还遭了贼人。”
范海接着说了他与这位韩兄的遭遇。
原来他从巴东郡往东京城来,路上遇到同样出来赴考的长沙郡书生韩跃,此人也是庄户出身,不过家中尚有良田百亩,颇有余银,带足了盘缠,叫上族里头一个不满十六岁的孩子做书童跟着一起赴京赶考的,半路上那书童却走失了。
于是两人一见如故,便一路结伴同行,他们在路上听到不少人遇上了劫匪的事,还有人在路上遇害,也见过这样的场景,两人便省吃俭用,在路上寻了一队走商,交了些银子跟着一同前行。
原本是一路平安的,快到了京城,哪知到了这儿还遭了匪徒,两人见势不妙便率先躲了起来。
对方只劫那些货物,却并没有留意他们两人,那些人杀人越货,眼看得逞,忽然来了一队黑衣人,便是将那些劫匪给杀了个干净,他们躲过了两波人马,终于活了下来,却是吓得不轻,一时间不敢出来,便是躲了一日一夜。
这会儿实在是饿得慌了,才出来一探,便看到了他们这一队人马,所以他们才大着胆子冲下山坡的。
苏宛平看着两人那狼狈的模样,想起他们所说的话,不免有些感叹,这个时代千辛万苦入京赶考,一个不小又被匪徒杀了,能躲过这些劫,还得有真才实学方能中得功名。
可是若没有遇上明君,便是中了功名也不安生,像梅岭县的流放罪人村那儿,一个不好成了罪人,害了全家人,在这个时代活着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