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主一脸的无可奈何,那宋家主却是摇头,“也不能说是骗,她这么写下来,想来也是为了解了咱们的后顾之忧,只是想来陈家的债务还有不少,就那陈氏夫妻做下的亏心事,如今都得那苏氏一个人去填,既然咱们三家愿意与她合作,自是也得给她一些缓冲的时间。”
杜家主也说道:“我瞧着这喜客来的钱庄恐怕没有太多的银子还给咱们三家的本钱,才出此下策,若是能还的话,岂会有这么大的好事落咱们的头上,所以给她时间还债吧,咱们既然已经是钱庄的小东家了,以后自然是可以寻她要账的。”
董东家也只好点头,“想我行商多年,家中世代为商人,结果却被一个小妇人给忽悠了,此女不简单,咱们既然已经签下了文书,多说也无益,权当给她一个人情吧。”
三人只好散了,各自上了马车回了家。
而苏宛平从福来客栈出来,她拿着三张文书却是哈哈大笑,杜储有些疑惑,苏宛平解释道:“九爷,没有发现么,我说我还完债务再开始将赚下的银子与他们分利,我可以将债务还完的时间拉长一点,至少先将喜客来的加盟商给确定了,等我的喜客来杂货铺开遍了整个岭南后,咱们才开始着力发展钱庄的业务。”
杜储一听,心中一喜,他倒是没有想到这文字当中的漏洞,想来他行商多年,也不曾想立下文书还能从这言词当中做些缓冲,于他们来讲,既然已经立下文书,自是要中规中矩的,历来还没有见谁会在这文书上大作文章的,果然识字之人真可怕,尤其是苏氏识字后。
杜储自然也是高兴的,依着这文书上所说,如果他们两年内还清债务,那三家这两年都无法结到利钱,还不得说他们,只能尽心尽力与他们一同做好钱庄。
杜储忍不住想笑,“倒是有些鬼才,想来那三位家主一回家与底下的管事们一分析也会看出端倪,但愿他们不会反悔才好,不过反悔也是没有用的,文书已经按下了手印。”
杜储的话却使苏宛平笑了起来,“对啊,我其实昨夜在立文书之时便想到这一点,眼下咱们不是很需要银子么,有了三人的支持,能缓一段时间了,重点的是将他们一起拉上船,将来钱庄但凡有点儿什么,他们也不可以撒手不管吧,如此我便能囤出时间去做我的杂货铺子。”
杜储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这苏氏做生意这一套真令人防不胜防,好在她心地是好的。
两人回到了柏青路的院子,院里滕海与众位管事的都在,他们正要汇报余城开的铺面情况,于是几人来到堂屋前议事。
滕海今日带着管事的去巡视了一下,自开张后每间铺面的收入减少了,如今甚至正常了,却还是比别的铺面都要行销,毕竟有不少东西是百姓们必须要用到的,他们再节约,也不得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