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招募水手

沿海的百姓个个都悉水性,做水手自是不成问题,有出路就好,而且余家船队同意了,每过三个月,他们便能回家一趟,见见自己的亲人,有时能呆半日,有时能呆一日,视情况而定,但相较于那些一去不归的船队,于梅岭县的百姓来讲,这已经是很好的忧待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原本应骋杂货郎的百姓转身投入余家船队中,这一下余江懵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转眼几个月梅岭县出现了这么多的壮丁,他们余家船队虽然家大业大,可是也用不了这么多的人,不可能因为苏宛平的一句话“威胁”,还得他们余家船队养活整个梅岭县多余的壮丁吧?

于是余江叫来苏宛平,说余家船队最多要走两百名水手,多了便不要了。

好吧,能给百姓谋点差事已经不错,倒也没有强行要求,便将余江这个要求说了出去。

百姓们一听,更加疯狂了,精挑细选之下,终于要走了两百名水手,这些人不仅壮实,而且水性极为了得,余江到最后还挺满意的,发现真是万里挑一出来的,想来以后行船所需要的人手也不必在其他地方找了,就来梅岭县。

余家的船队一走,没想喜客来又得了民心,百姓们对喜客来的感激不言于表,从此后只要是喜客来卖出来的东西,百姓都会放心的买下,也不理会别的小商贩了。

这个时代不知道什么是品牌效应,但他们却看到了喜客来的名声,一时间让不少商人生出好奇之心来。

当皇帝需得民心,当知县需得百姓拥护成为地方父母官,没成想当一个商人,也需要民心不成?

自古商人地位低下,百姓的地位还是良籍,虽然没钱,地位也比商人高,如今得了民心的商人,地位看着低下,却是有一股无形之中的力量,这让不少商人纷纷效仿之。

就像医馆里的大夫一般,为百姓冶病行善而出名,喜客来却为百姓解决工作而出名。

余家船队招走了水手,转眼间苏宛平又给了赵家船队与贾家船队的总管事一封信,要招水手,先从梅岭县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