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算术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我大离长江流域皆派有人去测河道情况,皆是懂得算术之才,甲午日丙寅月,江陵府测出降雨量,而派人去往长江淋着雨测下河道情况,并置警示台,打旗语以警示,如此避免了来往客货以及粮草军船造成不必要的撞毁死伤。”

“在我看来,诗作娱人,算术却在救人,今日.们若是觉得我说得对,便上来与我做题,出我做,抑或我出做,皆以算术为准。”

苏义的目光朝宴场看了一圈,他一身紫衣袍服,襟口和袖口上的金丝钱并不是很显眼,却显得他一身的贵气,他身姿挺括,虽只是十五岁的读书郎,出身也是寒门,可是他站在这场中,却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

仅凭这一段话,竟是让在场的才子们哑口无言,他双手背于身后,一副等着大家伙的上台来挑战,可是他已经说明,只对算术,却正是在场各位的短处。

可是苏义说的对,永安寺置天池盆,测降雨量,这些事看似是不起眼的人在留意,却发现他们这些读书郎自认为高人一等,万般皆下品的读书郎,都不及一个守着天池盆的小匠工。

一到雨季,百姓会去永安寺烧香,住在海边的怕涝灾,海涨潮了,淹了村庄,转眼一无所有。

涨潮了不能打渔,下海就是去送死。

可是他们还是得生存,而这天池盆却一直是周围百姓所关注的,可是偏生他们这些才子们却只关注着这美酒和诗会,诗词越来越华丽,越来越忧国忧民,可却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

不过就是这些才子们的纸上谈兵。

真到做到最后的人,看尽了世态,已不再只想着这些华丽和贵富荣华的外表,到最后所做之诗词,登高不再是忧国忧民,而是“天凉好个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些读书郎却是那少年不识愁滋味之时,自认为已懂世间愁滋味,做下的诗赋不是华丽便是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