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作坊

在华国,像五香粉和十三香这类华国菜使用的调味料有很多。五香粉又叫五香面,被称为“华国的味精”,它是因对酸、甜、苦、辣、咸五味的平衡而得名。五香粉的基本成份是磨成粉的花椒、八角茴香、丁香、肉桂、荜茇、高良姜、砂仁等。有些配方里还有干姜、豆蔻、甘草、胡椒、陈皮等。主要用于炖制的肉类或者家禽菜肴,或是加在卤汁中增味,或拌馅。后来人们在五香粉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香味更浓郁的十三香,而它因使用约十三种原料混合而得名。在原料的选择上常见成分有花椒、八角、小茴香、丁香、肉桂、豆蔻、陈皮、姜,以及中草药木香、砂仁、良姜、白芷、三奈和紫蔻等,还有使用香叶、山楂、甘草、孜然、草果等成分的。这些调料因配方不同而口味侧重点又不一样。像五香粉就因配料不同,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

小乔记得五香粉的配方差不多就有六张。再加十三香的配方。前段时间小乔特意研究了一番,大致把这些配方分类清楚了。

小乔看着盖好的作坊,又看了看剩下的荒地,一不做二不休咬牙在自家荒地周围盖起了一堵从河边到隔壁山脚下的围墙。虽然只是石料堆砌的石墙,可是架不住这堵墙长啊。村里人一听要盖这么长的围墙,一个个都过来看热闹。

小乔还是请柱子叔帮忙监工,请村里人帮忙修建。一天十文钱不管饭,中午休息一个时辰。因为需要的人手多,村里人手不够,一些家里亲戚在临近村的也可以过来做工。砌墙的工作简单也不累,虽然不管饭,倒是也有不少人过来做活。

小乔就请桂花婶每天上下午给工地送两次绿豆水给做工的人解渴消暑。

开设作坊前小乔先把作坊要用的铡刀、碾槽、药筛、簸箕、布袋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招工问题。

小乔决定先去买几房仆人。这次她决定去县城。因为镇上里村里太近,买过来的人可能带亲不说,而且更容易遭闲话和背叛。可是家里大哥他们在读书,妹妹还太小,最主要是家里藏着一个不好说出去的伤患。这些都让小乔觉得分身乏术。

终于等到大哥他们休沐,小乔就立即出发了。

这次还是由柱子叔陪着她去,毕竟她哥和她太小,单独出远门会有各种不方便。家里的活计就交给她哥监工了。

县城离镇上还很远,牛车赶路要一天的时间。所以他们早早地就出门了。在小乔被颠簸的快没了脾气时,他们终于到达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