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行凶

夜生长 神叨叨的古木 2695 字 2024-04-23

最终消散于象征性的赔偿。

但学校因为事件性质恶劣。

给了张广亮开除学籍的处分。

那时距任哲请曹教授吃饭仅仅过去了几天。

离毕业还有整整一个月。

曹教授为他做的张广亮有所耳闻。

但他并不清楚事情的始末。

没有人像任哲讲述的这样清楚。

他也没给过别人讲述的机会把这些事讲出来。

现在听任哲这么一说。

张广亮越听越木然。

他一言不发的坐了好久。

突然冲着天嘶吼了一声。

惹得旁边的人都侧目观望。

但张广亮全然不理会别人的目光。

他从椅子上滑到地下。

“噗通”一声双跪到了地上。

面朝着东方嘭嘭嘭磕了三个头。

看着张广亮有些幼稚也有些江湖味道的举动。

任哲想说点什么但最终忍住。

张广亮坐回到椅子上,抹了一把头上的土,说道:“我们两清了。”

两清了。

是什么两清了?

任哲曾听好事的人说过。

蔡文婷当初之所以能够留校。

与曹文轩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蔡文婷的孩子、她的自杀是否也都与曹文轩有关?

否则张广亮为什么会冒着大不韪动了杀机。

他这样做是蔡文婷授意还是单纯的自我行为?

对于旁人,这些疑问恐怕永远都无法解开。

虽然校园里依然还会流传着关于这件事的流言蜚语。

各种版本。

但毫无疑问。

张广亮不是坏人,他是个普通的大学生,是个很好的同学和伙伴。

蔡文婷也不是坏人,她是个敬业的老师。

曹文轩更不是。

他是诲人不倦的教授,满腹经纶的学者,宽厚仁慈的长辈,充满爱心的邻家大叔。

任哲不愿去揣测想关于曹教授和蔡文婷的恩恩怨怨。

他觉得不论他们是否真的有什么瓜葛。

都不影响他们在他心中的形象。

这也是第一次,正和邪,好和坏,善与罪,在他的心里如此模糊。

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并不像小时候看过的抗日体裁电影或者武侠小说。

英雄和坏人那么的棱角分明。

一个人的举动,能够影响谁取悦谁得罪谁伤害谁,其实根本就说不清道不明。

他想到了袁媛,想到了杨霖,也想到了李毓秀。

一个人的好或是坏,都只是一个相对论。

主要取决于你对谁做了什么。

所以人说盖棺定论盖棺定论。

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时候,最好不要对一个你不了解的人妄加评论和指责。

这是一种公德。

我经常能听到社会上的一种论调。

当某个名人爆出了丑闻或者倒了什么霉的时候。

一下子就会冒出若干平常看起来毫不想干的人去声讨他、指责他。

还有一些人会说出,其实某某某人早该如此,都是报应之类的话来。

当然不排除有人为了出名故意去蹭热度。

但这些人。

我认为起码是站在道德的田地里,播着龌龊的种子。

很多情况下我是不屑去理会那些心术不正的伪君子。

但有时着实让人生气。

一个人的好与坏。

又岂是一句话,一件事能够断定。

因为出了这么大的事,也因为执意要和蔡文婷在一起。

张广亮和家里关系很僵。

对于他的父母而言。

杀人或许是一时冲动。

要和蔡文婷在一起也年少无知。

但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自己的儿子还没结婚就有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孩子。

他们停掉了张广亮的生活费,想迫使张广亮服软。

张广亮也因为没有拿到毕业证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加上蔡文婷生完孩子后开销陡然增大。

其实两个人就靠着蔡文婷不多的一点积蓄和蔡家父母的接济勉强度日。

任哲的八万块钱不多。

但恰似雪中送炭。

张广亮用这笔钱在数码城接手了一个小柜台。

卖一些电脑周边产品。

那时的pc产业迅猛发展。

经营了几个月,张广亮居然站稳了脚跟。

他很快便还掉了任哲给他的钱。

又租了几截柜台,雇了几个人。

当起了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