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观之,墨家文化和古代的侠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侠文化是墨家文化的传承和演绎,它是在墨家文化失去政治地位后的精神依托。
正是有了侠文化才使得墨家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得以生存,没有被历史摒弃,并在社会的发展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争得了发展的空间,保证了墨家文化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还可以浮出水面,为人类传统文化的繁荣继续做出贡献。
刘禅想到这,又昂首问道:“师傅,侠与武有何渊源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武侠”一词,由此可见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侠”与“武”之间可谓是“情深意切”之孪生姐妹,二者之间确有很深的渊源关系。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当火药还没有走进人们生活的时候,“武”很自然的就成为了强者的代名词,也就是“侠”的象征。
“侠,即通过自身力量帮助被欺侮者,不求回报的人或者行为。有奉天行道,善德仁勇,守德仗义,礼智忠信之意。侠分文武,文侠者仗义执言,武侠者以武制暴。”徐庶凝视前方天空,目光深邃,拈须答道:“然而,法家之韩非子非常反感这些文侠和武侠,觉得好好的社会秩序都被这些人给搞坏了,而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应该是高于一切的。他强烈批判文侠和武侠,在向秦王嬴政的献策书《五蠹篇》中指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意思是讲,文侠者总是靠笔杆子扰乱法制,武侠者总是用暴力触犯律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刘禅似有所悟道:“不过,韩非子倒是从负面点出了武侠的本义,那就是侠客以其强力仗义解救受苦受难的他人,但是从官府的视角看过去,武侠必然是违法犯禁之徒,舍此以外莫谈武侠。”
“是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韩非出尔反尔,居然创建了著名的刺客组织——聚散流沙!”徐庶笑道。
“难道,如今的易水寒、逆水寒的前身就是聚散流沙?!”赵云惊异道。
“正是!”徐庶不容置疑,坚定道:“韩非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后来韩非为好友纵横家卫庄所救,便共同创建了聚散流沙,开展反秦活动。墨侠荆柯刺杀秦王后,后来为了纪念荆柯反抗暴秦之壮举,便改名为易逆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