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噩耗捷报连入府

赵慕挑了挑眉毛,“士彦,你怕什么?”

“爹,我不是那个意思……大哥当然可以胜任的,一切都听您的安排。”士彦赶紧低下了头。他从来不曾违抗父亲的命令,尤其在对大哥的安排上,他更知道自己不该多言。

但是他心里却满是对大哥的担忧。士彦知道大哥勇武有余,智谋不足,且容易骄傲自满。若是这次旗开得胜,恐怕更添大哥的骄矜之心。长此以往,定非好事。

赵慕的眼神看向远方,颇为自负的说,“他要是连这点小贼都解决不了,以后就不要留在鄂军里给我丢人现眼了。”

士贤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带的先锋连是士彦这几年亲自训练的,所选将士都英勇善战,与常昆和士彦的两路主力军配合也默契,顺利完成了剿匪任务。

这对士贤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本来他也担心自己缺乏实战经验,万一有什么突发状况应付不来,可经过这一次,他的信心倍增。甚至,他有些急于找回小时候那个最抢眼的位置。

众人都相信,现在士贤回来了,一山不容二虎,这兄弟俩在军队里面肯定会有一番争斗。但是士贤是长子,素来受司令器重,这鹿死谁手,不是显而易见的嘛。

聪明人应该明白早站队的道理。就像常昆,殷勤地派了人回江城,给司令府里的嫂夫人报告这个好消息。这些年来,像常昆这样懂得经营的,也都早就开始铺垫动作了。常昆心里暗笑,只有胡爽那个蛮打的耿直呆子和徐楠那样纸上谈兵的家伙,才处处维护士彦。

有了赵慕备下的这份大礼,皖南的军官们对鄂军的雷霆之势也颇为认可。尤其是听说与飞狐将军常昆配合的竟然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旅长,众人更是交口称赞鄂军英雄出少年。

接风宴上,程佼不仅盛情接待,话里话外对士彦更是格外抬举。

在自己的亲叔面前,士彦也更放得开了,与皖南程家军的几位重要将领都相谈甚欢。在这里,士彦有了一种回到家的熟悉和温暖。在这里,他不是寄人篱下的赵士彦,而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年轻旅长。只有这里的人,才会全心全意的支持他关心他,让他能够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种感觉,真好。要是媛婍也在身边就好了,士贤有些遗憾地想。

席末,有相熟的同僚问程佼,如此抬举一个毛头小子,是否有意把女儿嫁给这个鄂军的新秀长官。

程佼来了兴致,想起这小侄儿跟他说过的心思,一本正经地反问同僚道,“我程家若与赵家结亲,可有攀附之嫌?”

“程将军这是说哪的话,我们与鄂军实力相当,赵家也未必比您府上殷实,不说是下嫁也就罢了,至少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同僚很肯定的说。

这话很合程佼的心思,来日程彦再攒些军功、晋了官职,加上皖南程家军的鼎力支持,要娶他赵家闺女,也是她的福气。

正因为皖南军与鄂军的实力相差不大,许多决策部署往往难下决论。几日的议事过程艰难,幸亏赵慕和程佼之间有士彦联系着,两人都在为了他的前程真心实意的努力。

这些年来,赵慕也早发现自己的儿子在军事才能和运筹韬略上较之士彦还是略有逊色,三军合一而治的担子他怕是扛不住。好在士彦这孩子品行和素质都是优异,现在只盼他们兄弟二人能同心同德,日后共同打理好江城鄂军。

士贤旗开得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江城。

虽然不是什么大战,可是司令府上下早是喜气洋洋。众人嘴边说着的,无非就是虎父无犬子、大少爷就是大少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类的漂亮话。

兰灵儿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是又欢喜又得意。她的心思有些动摇了,若是司令真的好好为士贤筹谋,让他接手鄂军,也不枉自己辛辛苦苦这些年。等以后媛婍顺顺当当的嫁了如意郎君,士彦若是能够安分守己,那么留在士贤身边帮衬倒是也未尝不可。

半月之后,媛婍空闲回家,一进门就听刘伯说司令和二少爷回来了。

她高兴极了,可是心里却纳闷,既然彦哥哥都回来了怎么没去学校接她呢,就算赶不及至少也该在屋外等着她呀。

哼,我才不要先去找你呢,媛婍心里想,我去爹娘那玩儿。

可是当她满心欢喜地到父母屋门口的时候,里面却传来了他们的吵架声——

“灵儿,是我没看好士贤,怪不得旁人。可战场就是这样残酷无情,生离死别刀光剑影,不管是谁伤了死了都只能认命。我们还有士彦和媛婍,你别难过了……”赵慕耐着心思安慰兰灵儿。

兰灵儿怒目相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可我只有士贤一个儿子,你让我如何不难过?为什么,为什么你宁可保住明月的儿子,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