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再见了

异梦忆幻 岩崖草 1130 字 2024-04-23

他们不期而遇,相聚在此。

信佛的王维,信道的李白,信儒的杜甫,在这个佛、道、儒大融合的时期,也许他们会没有太多的束缚,没有太多的拘泥。他们不知不觉的坐到了一起,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默契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引力吧!他们的不期而遇,他们的相聚之此,都是如此!

这时,论佛、论道、论儒似乎有一些怪异!他们论起了诗,他们三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信道的李白,自称酒中仙的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李白的创作,与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与他的信仰有着很大的关系,与他的狂,他的傲,他的豪迈都有着一定的关系。有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再加上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让人醉于天马行空的虚迷幻想之中,让人活于人们幻想的那一个世界;还有壮美与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这就是李白,也许,这不完全是李白。也许,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李白。

信儒的杜甫,漂泊一生的杜甫,他的诗,也一样的和他的性格,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吧!杜甫的诗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可以说李白是偏向于浪漫,而杜甫偏向于写实。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深。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现实就是杜甫创作的一切源泉,它让杜甫的诗,有了独特的灵魂。

信佛的王维,他的诗也是如此吧!也有着他独特的魅力。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这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也许都和他们的信仰有关吧!

李白,向他们两人,介绍了鱼小游。鱼小游在心里暗喜。鱼小游在心里默默的说道:很幸运啊!我居然杜甫、王维,还李白,而且我们还坐在一张桌子上,喝着酒,聊着天,我这是有多幸运啊!

鱼小游连忙应道:我叫鱼小游,我的家,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还那多情的人儿!如果,有机会,我真的很想带你们去我们那里看看,看看我那鱼米之乡……

李白说道:会有机会的,会有机会的!

鱼小游在心里默默的应道:也许吧!

这时,李白说道:我们一起出去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