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文采斐然

唐朝小文豪 未染红尘 1363 字 2024-04-23

风雨召来炎热日,诗歌响起静凉声。

长枪铁骑定疆土,宣纸狼毫传汉名。

心向大唐盛世景,梦回此刻诉衷情。

“姑爷,想不到你文采这么好啊!”小萱跟着李耀桀的笔迹读了出来,惊喜道,虽然她不懂吟诗作赋,但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感觉姑爷写的不错。

李耀桀以前就犹豫要不要读中文系,诗词歌赋他很有兴趣,也能写一些通俗易懂的,自娱自乐。

这首律诗是他刚才在床上想的,放下笔,看了看,符合格律,就这样了。

小萱帮他收好笔墨纸砚,“姑爷,我拿去给老爷夫人看看。”

“啊别!”李耀桀阻止她,他才不要在第五文博面前留下好印象,那他更难逃走了。

“为何啊姑爷?”小萱年纪轻轻,不懂这些,在她心中,有什么不得了的事物,就应该告诉长辈,让长辈也高兴。

“我以后再说吧。”李耀桀叹气。

小萱出去后,李耀桀躺在床上,冥思苦想,想着以后的路该如何走。

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还没完善,科举制度的完善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还要好多年,他也不想去追求功名富贵。

做生意?那还不如留在第五家。

唉,别人穿越,都是在逆境中发光发热,但他现在不是逆境,是个困境……

……

……

次日。小萱服侍第五瑶起床。

“小萱,李耀桀如今如何?”

“回小姐,姑爷正在读书写字。”

第五瑶撇嘴,“百无一用是书生。”

“小姐,姑爷会写诗,很厉害的。”

中国古代向来重农轻商,第五文博虽然贵为商人富豪,但地位却比不上农民,更别提和文人士官相比,这也是他的心病。颇有我要这钱有何用的凄凉感。因此他花大价钱为子女请教书先生,可惜,儿子只对经商有兴趣,女儿偏偏喜欢练武,整天舞刀弄枪的,搞得如今二十有二,已经是大龄剩女了,还没一人上门提亲。

如何提高自家的地位,也是第五文博的心头病。

“老爷,县令万年来了。”管家王叔禀报。

长安城的外郭城被朱雀大街一份为二,西边为长安县,第五家的府邸便位于长安县。长安县令名为万年,文人出身,第五文博和他扯上关系也是为了能在长安县中图些便利。

“叫瑶瑶和耀桀出来。”

……